坡与海明威:死亡主题之比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死亡主题的美学对比,发掘埃德加·爱伦·坡与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创作思想,解析他们的“死亡意识”,探讨他们执着于表现“死亡”的深层原因,并展示美国文学发展的百年中,死亡主题的传承与演进。 通过比较坡和海明威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死亡主题,文章在两位文学大师之间建构美学关联。 文章首先运用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的心理分析理论,证明了坡和海明威执着于死亡主题的必然性:相似的“死亡集体无意识”和“死亡个人无意识”构成了坡和海明威相似的“死亡心理”,而这一相似的心理“征于文”,则为对死亡主题异乎寻常的敏感与偏好。此外,心理分析比较还揭示出了两位大师“死亡心理”中出人意料的相似细节:他们不仅都在幼年形成了“死亡情结”,而且在整个人生中,对死亡的认知阶段也极其相似。这些偶然的相似恰恰是坡和海明威驾驭“死亡主题”超乎许多其他作家的必然原因。 文章接着比较、诠释了坡和海明威作品中源于“死亡主题”但形式各异的审美元素不得一个性鲜明的“死亡形象”、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别具一格的写作技巧。坡和海明威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死亡形象”个性迥异—一个是“脆弱的美人”,一个则是坚强的“硬汉”。这样的差异不仅源于坡和海明威截然不同的个性,也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影响有密切联系。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坡和海明威作品中“死亡主题”的表现形式,而“死亡主题”的表现形式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思想。作为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坡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自成一家。对他们表现“死亡”的写作技巧的比较,无疑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深化对这一主题的领悟。 最后,文章以“死亡主题”为切入点,不仅深入探讨了两位文坛巨将的创作思想,还凸显了美国文学发展的百年来,“死亡主题”的演进轨迹。坡的许多代表作反映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颇具浪漫色彩,而海明威则的小说则表明他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现实的。在美国小说本土化的进程中,“死亡主题”的表达方式也由坡时期的“亦步亦趋”过渡到海明威时期的独创性手法。诚然,坡那些关于“死亡”的著作对美国文学和欧洲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相比之下,海明威的“死亡主题”所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并广泛地涉及了文学及社会意识领域。 针对“死亡”,这一古老的文学主题,本文引入了创新的美学比较。这一比较基于死亡主题,解构了坡和海明威的“死亡心理”;在坡与海明威之间建构了美学关联,并在此关联中探讨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异同,追溯美国文学百年中“死亡主题”的发展轨迹。有别于其他对坡和海明威“死亡主题”的“孤立”研究,本文基于“死亡”,将美国文坛上相隔近百年的两位大师通联系在一起,力图在关联中洞察探索主题的新视角,寻求对两位文学大师创作思想及作品内涵的新发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运用有关情感的一些理论,试图探索出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第二语言习得中关情感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二语的教学和习得的效率。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广泛,掌握二
  语言具有双重特征:语言性和言语性。语言性指语言的内在特征,它是抽象的、静止的,仅存在于某一语言社团全体成员的大脑内;言语性指语言的外在特征,它是一种具体的交际工具,可以
以氡屏蔽率为主要评判指标,研究水泥加入量对煤渣/粉煤灰砖氡释放的影响;使用自制的防氡涂料研究涂层厚度对煤渣/粉煤灰砖氡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加入量的增加,不同
本文对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营销活动中所面临的文化冲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跨文化市场营销活动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并相应地总结了一些对策。文章首先论
学习动机一直是被看作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之一,长期以来外语学习研究者对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和动机行为做过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过许多理论和理论模式。我国国内高等教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上个世纪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式女作家。她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是为了纪念已故的父亲母亲而创作的一部家庭回忆录式小说。本论文试图从“双性同体论”和“
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分析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进而探究这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寻找一种能够兼顾学生智能因素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我国目前英语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语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语言文化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讨论了汉
作为一名多年的组织工作者,对于党章来说应是烂熟于胸的,但在这次全国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际,我又一次重温了党章,其重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自身的反
本研究正是试图通过将幽默运用于学习材料,来探究幽默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对认知学习的上述积极作用。作者首先概述了有关幽默与课堂学习及教学的众多研究,然后分别让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