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是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公众的充分参与不仅关系到后续政策的质量,更是建立科学政策评估体制的基础,对公众参与的关注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评估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完善政策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使公众能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评估,使政府和公众良性互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是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参与环境、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结果运用,它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满意度为指向,强调对参与意识、参与渠道和结果应用的重视,这对我国科学改进和实施公共政策、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进步,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公众自身素养不足、非制度参与盛行、政策信息封闭和评估结果缺乏回应性和有效利用。面对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问题,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从优化参与评估环境出发,强调公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参与渠道的完善,发挥已有参与途径与创新方式的配合作用,加强评估结果的回应和应用,使社会公众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真正发挥作用,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公共政策的延续、调整或终结,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对公共政策及其效果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介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媒体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一环。尤其在自然灾害救助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中,我国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喉舌
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各个方面,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班级,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
公共治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施行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提升国家的公共治理水平,如何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为各国政府和公共管理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公共管理主体多元
基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理论,本文研究官员能力与专家决策咨询间的关系。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尤其敏感,因此专家决策咨询
辅导员是是开展大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变“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养老问题凸显,社区居家养老随之成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一种养老方式。然而,当前社区居家养老却面临因缺乏照料而引发发的安全问题,比如,2012年发生的“厦门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商标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伴随着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事件也不断地发生,国内企业因此不得不退出海外市场或花费高额代价赎回自己的商标。这些抢注事件提醒着国内企业必须做好海外市场的商标保护工作。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也十分关注企业商标的海外保护,陆续出台企业商标国际注册补贴政策,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布局,
近年来,在“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倡导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
老龄化社会到来为城市政府创造了新的行政生态,同时,也对城市政府的角色定位、管理方式、政府工具权衡以及政策衔接提出了新要求。“新的行政生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由“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观材料,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