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负弯矩区滑移及受弯全过程分析

来源 :石家庄铁道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结构。它是通过在传统的单面结合连续梁的内支座负弯矩区设置下翼缘钢筋混凝土板,并同样通过剪力连接件使之与钢梁共同作用。这样,下翼缘混凝土板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负弯矩区的压力,减小了钢梁的负担,提高了梁的刚度和承载力。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是用来改善传统的钢—混凝土单面结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特性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本文分别运用基本力学方法和应变分布边界方法对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的滑移效应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推导得到了负弯矩区上、下滑移沿梁长分布的表达式,利用算例将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与传统的单面结合连续梁的滑移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对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负弯矩区从开始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开裂、材料非线性及滑移效应等影响因素。编制了用来计算负弯矩区受弯全过程M-φ曲线的数值迭代程序,此程序也适用于钢—混凝土单面结合简支梁和连续梁。对具体的算例,应用程序得出双面结合梁负弯矩区受弯全过程的M-φ曲线,并对所得曲线进行分析,还将其与传统的单面结合梁和预应力单面结合梁进行了比较分析。另外,论文还通过算例,对双面结合梁在完全组合和考虑滑移两种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使我们对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的基本力学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有利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其他文献
本文对无单元法的基本理论作了详细的研究,将其应用在薄板的线弹性弯曲、大挠度弯曲、及弹性薄板的后屈曲分析等问题中,并用实际算例证明了其有效性。 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成功的将长100米,重1899.4吨的四跨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一端旋转提升5.871米。 在没有任何类似工程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6
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体系可以提供无柱的建筑大空间,且占地面积小,解决了地面空间拥挤和交通问题;此外,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主动抗震,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有利于结构
钢结构住宅是指以钢铁结构构件为承重骨架,以轻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与功能配套的水暖电卫设备和部品优化集成的节能、环保型居住类建筑。近年来随着国内发展钢结构住宅的物质条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较低、变形量较大,往往不能够满足结构形式多样化的上部建筑物发展的要求,灌注桩的出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
钢框架是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常用结构体系,梁柱节点是钢框架中的关键连接部分,连接性能直接影响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尤其是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整体行为。在目前钢框架的分析
从80年代开始,复合地基在国内大量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工程实践超前,而理论研究滞后的现象依然存在。褥垫层作用机理及复合地基中桩与桩周土的相互作用问题
本文以交通部和内蒙古交通厅的科研项目为背景,对钢波纹拱涵和圆管涵的横向力学性能作进一步研究。  在本文中,首先对钢波纹拱涵和圆管涵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结合现场试验测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消耗规模与日俱增,矿山开采在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要的同时,也对自身的发展和周围的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害。沉陷区地表公路桥梁损害评价及其治理也成
门式刚架是轻钢结构体系的典型代表,广泛应用于单层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门式刚架是按照节点连接为刚性的假定进行设计,没有考虑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其性能的影响,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