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光环境的无线监测网络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室内光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中,光环境的监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测试数据不仅提供了光环境信息,也是对建筑照明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评估的基础,是提升综合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集无线通信,多参数、高精度光学检测和高性能自定位功能于一体的完整室内光环境无线监测网络系统,对弥补室内光环境监测方法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该系统作为室内光环境设计和评价的分布式量化信息来源,可以对建成项目或待建方案进行客观的光环境测试评价及指导建筑照明中的空间合理规划、设计和使用,其无线网络特性对建成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具有无线网络接口的多参数、高精度光环境传感器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光环境无线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分析室内光环境监测的需求,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光学检测技术有效结合,实现了具有无线数据接口及符合人眼光谱光视效率曲线的高精度光环境传感器模块。该模块能够对光环境信息进行系统、准确的检测,并通过无线链路传送、汇聚,满足无线通信、多参数监测、分布式实时、长期监测及低功耗等综合要求。2、设计并实现了传感器模块的自定位功能。基于多向超声波探测器的自定位思想,结合TDOA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机制,在保证接收全向性的同时,利用同一模块上各个超声波传感器的几何关系与信号接收时间的关联性,提升定位精度,并对超声波测距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优化和补偿。利用多向超声波探测器引入的多组数据,在信标节点数量极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完成定位;信标节点充分的情况下,基于优化搜索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保证自定位精度。3、基于自定位光环境传感器模块,提出并实现了室内光环境监测网络的完整体系。该系统根据监测对象特点,融合了节点部署、网络组建、自定位实现、光环境信息采集及显示等功能,可应用于室内光环境的分布式、快速测量或长期监测。
其他文献
铁路、电力系统、电信等领域均为雷电重灾区。由于动车组处于运动状态,与接触网避雷器的距离不断变化,而不同于其他静止的设备。当雷击接触网,且动车组离接触网避雷器较远时,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矿山、建材、港口、化工、电力、粮食、冶金、煤炭等领域对散状物料的输送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带式输送机成为连续运送散状物料的重要设备。  
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的支柱,对国民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担负着电能传输的重任,是连接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桥梁,同时也是电力系统
本文利用半群理论和Laplace变换理论两种方法研究一类有优先权两部件可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这个系统部件1比部件2在使用和修理上都有优先权,并且部件2在贮备期间可能失效.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和Web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在工业控制、家居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由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收发平
船舶的航行补给是指船舶航行过程中,在保持补给船和被补给船两船相对方位与距离固定的情况下,把补给船上的燃料或食品转移到被补给船上的一种特殊操作。对航行中的船舶进行补
作为一门新兴的年轻的科学,量子计算理论诞生于量子力学、经典信息论和计算技术的基础思想的结合,它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作为实现量子计算的两个重要
风电并网引发电能质量问题不仅是限制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的重要因素,而且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产生了影响,研究风电并网引发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安全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分析了风电并网给电网带来的电压波动及闪变、谐波和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机理,以自适应提升小波变换理论方法和动态补偿控制策略,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定位和合理的电压稳定补偿控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l)分析了风电并网引起的
随着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交叉渗透,网络化控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网络化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网络来实现数据交换,使不同地点的设
语音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它已成为现代通信及信息时代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外界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语音信号的质量。为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