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H不锈钢丝冷拉拔过程中马氏体相变机理及性能演变的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4H奥氏体不锈钢丝具有耐蚀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路桥钢缆、汽车胎圈、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尺寸与强度的需求,不锈钢盘条通常要施加大于80%的减面率,拉拔加工过程易造成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导致钢丝具有磁性。本文利用拉伸试验机、维氏硬度计、OM、SEM、TEM、AFM、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道次减面率配置工艺下钢丝力学性能、磁性能以及组织的演变规律,并研究了组织演变与性能变化的内在关联;探讨了马氏体相变的机理,探明了道次减面率配置与钢丝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不同道次配置下,拉拔过程中强度与硬度随应变增加不断增加;塑性和扭转性能在真应变小于1.24时,随应变增加降低,当真应变大于1.24时,由于晶粒细化作用增强,塑性和扭转性能提高。(2)总应变相同时,道次减面率配置对钢丝最终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对磁性能影响显著;大减面率在前,钢丝的磁性最强,减面率配置均匀,钢丝的磁性次之,大减面率在后的,钢丝磁性最弱。(3)拉拔过程中,随着应变量增加,拉拔奥氏体不锈钢丝饱和磁化强度(Msa)与马氏体含量(fM)呈线性关系,经验公式为Msa=99f M-2.9。通过测量不锈钢的饱和磁化强度即可得知钢中的马氏体含量。(4)当应变较小时,马氏体在剪切带上形核且呈短棒状,当应变加大后,滑移系大量启动,平行的剪切带合并形成粗大的滑移台阶,马氏体沿着粗大滑移带逐渐生长形成条带状马氏体;拉拔过程中,钢丝心部的剪切带更加密集,且心部有利马氏体相变的织构{111}//ND、{110}//ND含量多于边缘,从而有利于马氏体形核;并且心部的温度较低、应变程度大,有利于马氏体长大,因此钢丝心部的马氏体含量更高。
其他文献
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是保证路面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是全面评价和表征路面抗滑性的前提之一,没有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就无法反映路面真实的抗滑性能,进一步影响道路抗滑方面的养护决策。根据研究显示,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速度较快,但目前关于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速度及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故本文对室外沥青路面和室内模拟沥青路面进行了宏观纹理和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的研究。首先,本文挑选
1960年,红宝石激光器的第一次诞生,激发了科学家们对激光的研究,从此,一门重要的学科,非线性光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人们对非线性光学的深入研究,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应用已经深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发新的非线性光学材料也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三氧化钨和氧化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能优良,在光学、电气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使用水热法制备出三氧化钨和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两者复合
近年来,智能服务机器人、养老服务机器人等特定场景的机器人有了较快的发展,基于目标检测的场景理解是此类机器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场景背景复杂、目标大小不一等易造成目标检测算法的精度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大多集中于对精度的提升,从而导致模型参数量过大,无法满足模型应用于服务机器人上储存、检测速度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室内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研究对象,采用
热拌热铺沥青路面技术在生产及施工过程中能耗高、污染严重,以传统改性乳化沥青为胶结料的冷拌冷铺技术虽节能环保,但由于其胶结料黏附性差,成型的混合料多存在水稳定性差、耐久性不足等问题。采用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可提高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不同类型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且目前尚无明确的评价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性能的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基于低温蒸发法评价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性能的方法,并对基
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灾害性突发事件频发。应急疏散作为降低灾难性损失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对于灾害风险评估、疏散管控措施制定、以及建筑结构化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实际疏散实验实施的困难,目前应急疏散研究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模型的仿真研究,建立真实合理的应急疏散模型成为研究的关键。但是,目前提出的疏散模型普遍存在应急情景单一、模型复用性低、可操作性差、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方案缺乏灵活变
城市化进程的蓬勃“生长”,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加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负担。当前我国各大中型城市都存在着非法小广告、流动摊贩、杂物乱堆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逐渐形成城市发展和改革的“慢性病”。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责权分明的城市管理方式,受限于当今我国城市规模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与人口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当今城市管理中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捕获与探测城市管理中
目前芯片向着小型化、集成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封装基板的导热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获得高导热绝缘基板材料,本文尝试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在高导热的铜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绝缘涂层,并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高导热铜基绝缘复合材料,并通过选用不同绝缘涂层和调整工艺参数实现了复合材料的性能调控。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球磨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将微米级铜粉末与四种纳米级绝缘粉末(Si C、
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会导致壁画严重退化,烟熏是中国古代壁画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内获取壁画的高光谱数据,为壁画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种科学、无损的方法。针对寺观壁画烟熏区域信息复原问题,本文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波段丰富、近红外波段穿透能力较可见光强等优势,实现了重度烟熏壁画影像增强与信息提取。引入相关图像去雾方法,实现了轻度烟熏壁画影像复原,并利用图像修复算法对其中颜
因传统方法的肌电手势识别过度依赖特征工程,基于深度学习的肌电手势识别研究得到了更高的关注。针对稀疏sEMG所直接生成的肌电图片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识别效果,以及很容易导致网络出现过拟合等问题,基于多通道表面肌电特征图像的手势识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以上问题,采集人体前臂sEMG并构建多通道表面肌电特征图像数据集,以深度学习、多视图学习为研究基础,开展手势识别研究,提升稀疏sEMG的手势识别性能。
高强带钢内部的残余应力会导致材料出现平直度缺陷、服役性能降低、应力腐蚀等问题。回火是残余应力调控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回火都是依据经验,通过提高回火温度、延长回火时间来改善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材料性能的损失,残余应力调控手段匮乏。研究发现:回火过程中碳化物析出所产生的“析出塑性”对残余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或将成为回火残余应力调控的新途径。碳化物析出本质上是材料内溶质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