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保护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浩如烟海的典籍资料。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诸多的载体,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传世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对古籍进行现代化诠释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有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古籍点校成果的保护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引发了不少著作权纠纷。这其中争议焦点在于古籍点校成果是否可以构成作品,以及若不能构成作品时点校成果该如何寻求法律的保护。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均没有定论。这种背景下不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古籍点校行业,势必会阻碍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因此,古籍点校成果保护问题必须受到重视,进行合理的规制。论文主要内容是论述古籍点校成果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点校成果逐年增多,实务中关于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纠纷案件频发。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却没有关于点校成果保护的相关条文,实务界在此类问题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为了对古籍点校成果进行有效保护,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点校成果保护问题的讨论迫在眉睫。纵观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发现,点校成果的定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国内外理论界专家学者对古籍点校成果是否构成作品以及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纷纷进行了理论分析,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古籍点校成果构成作品,构成演绎作品还是不构成作品这一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同时,实务界在面对著作权纠纷案件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引发了诸多争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仔细阅读并结合思考可以得知,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思想和表达二分法理论明确了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本身,而额头流汗原则体现出受保护的对象必须具有独创性,因为简单的复制并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即受保护的内容必须是独创性的表达。除此之外,考虑到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是平衡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古籍点校成果不能简单地划分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而应当寻求更加合理的保护方式。通过对欧洲诸国成熟的古籍点校成果保护机制进行研读和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邻接权保护模式,即“科学版本”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兜底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点校成果提供保护。在权利设置过程中还应当考虑权利条件、内容、期限以及归属问题,尽力做到保护点校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其他文献
传书故事源于上古神话与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书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书故事开始大量出现。此时期的传书故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受到了特定的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传书故事也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共分为四章对魏晋南北朝传书故事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传书故事溯源及兴起的原因”,通过梳理上古神话中的传书故事以及先秦两汉时期史书中的传书故事,探究传书故事产生的源流,并理清传书故事的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了约定婚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其主要目的是约定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法定之外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免婚后生活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婚前协议合同的结构相对于其他商业协议来说更加简化,其内容大多包括,怎样分配财产、特定财产的分配、如何公平的分割房产、如何分配债务、婚前财产公证等。对于签订婚前协议的双方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婚前协议是否具
一直以来,在商品房买卖交易中由于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性质问题引起的诉讼案件在商品房纠纷案件中占比巨大。而商品房预售广告在商品房买卖交易市场对购房者的购房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过分渲染及虚假的商品房预售广告的不断出现,对本就难以了解实情的购房者产生误导,使得房屋购买人实质上承受了较大甚至巨额的利益损失,引起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是我国法律对商品房预售广告没有一个全面化体系化的定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指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014年,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颁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2018年初,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也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启了学科核
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劳动者休息休假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的《宪法》与《劳动法》均对劳动者的带薪年休假权利进行了宏观的规定。国务院为了更好地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颁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带薪年休假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在同年的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实施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该《办法》进一步细化
根本违约制度起源于英国,作为一种违约形态,它可以产生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法律效果。在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许多国家中尽管没有使用根本违约的概念,但它们确实提到了根本违约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作为该制度系统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使用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双重构成要件,所谓的双重构成要件是指在判断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时,以违约后果的严重程度还有第三方是否可以预见等,限制对该制度的认定。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20世纪80年代,留白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经常运用。然而,教学留白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的要求是否契合?教学留白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何联系?教学留白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否相互推进?这些问题尽管在理论上已然有一定的研究,但更需在课堂上深入考察,实地检验。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主体地位,
2019年问世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一书,使载录于战国竹简的《诗经》抄本公之于众。由书中所载内容可知,这一抄本现存内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以下简称“安大简《诗经》”)抄本以楚系文字抄写,抄录内容不全。现存部分仅录六国国风,共计57篇(含残简),未见《雅》《颂》部分的内容。第二,安大简《诗经》在其现存的六国国风中,具有不见于其他版本的国风名称“《矦》”,而安大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机构数量迅速增长,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机构养老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由于机构养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同时养老机构,养老人,养老相对人三方因信息的不对称及认知的差异,导致在养老服务业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合同纠纷频发。纵观这些合同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养老服务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引起的。目前来看,我国关于养老合同免责条款的相关法律条文还欠完善,对机构养
魏晋南北朝时期,报恩故事是志怪小说的重要故事类型,体现了时人的宗教信仰、社会文化习俗以及道德伦理诉求等多重内容。本文采取查阅文献和文本解读相结合以及跨学科分析的方法,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报恩故事的产生背景、故事类型、文化内涵以及艺术表现与文学影响四个方面作一研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报恩故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接受前代报恩思想与承袭早期报恩作品的基础上,综合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