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1A受体在腹外侧眶皮层诱发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作为一个高级中枢,不仅参与痛觉感受,而且也参与痛觉调制。丘脑中央下核(thalamic nucleus submedius,Sm)-VLO-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组成一个内源性的痛觉调制通路,通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输入而实现镇痛。形态学研究表明,背缝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内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or serotonin,5-HT)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上行投射到VLO,且VLO内有5-HT1A受体的分布。因此,5-HT1A受体可能参与介导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众所周知,5-HT1A受体是一种负性G-蛋白耦联受体,它的激活可导致神经元膜的超级化,产生抑制效应。它对神经元的兴奋效应被认为是通过抑制一个抑制性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而实现的。有证据显示,抑制性GABA能中间神经元和GABAA受体分布于额叶皮层,包括VLO内,并且VLO内的GABA能神经元表达5-HT1A受体。因此,我们推测,5-HT1A受体可能参与介导VLO诱发的下行抗伤害感受效应,其机制可能是5-HT1A受体通过抑制VLO内抑制性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到PAG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从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为证明这一假设,本研究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tail flick,TF)反射潜伏期为指标,观察了是否5-HT1A受体参与VLO对急性痛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以福尔马林实验诱发的伤害性行为(flinch)和脊髓背角c-Fos表达为指标,观察了是否激活VLO内的5-HT1A受体对炎性持续性痛有调制作用;进一步,用行为学方法观察了是否GABA能调制参与5-HT1A受体介导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以顺行和逆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了由DR上行投射到VLO内的5-HT能神经末梢、5-HT1A受体、GABA能神经元、GABAA受体和投射到PAG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以脑片膜片钳技术,记录VLO内GABA能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IPSCs),观察了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mIPSCs的效应。结果如下:1. VLO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 (1.0,2.0,5.0μg)可以剂量依赖性(r=0.994, P=0.003)地抑制大鼠TF反射,该抑制效应可被预先在同一部位注射5-HT1A受体的拮抗剂NAN-190(20μg)所拮抗,提示5HT1A受体参与VLO对急性伤害性感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VLO内微量注射8-OH-DPAT(5.0μg)明显减少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的早时相和晚时相的缩爪(flinch)反射和脊髓背角浅层(I-II)和深层(V-VI)c-Fos的表达,这一抑制效应可被同一部位预先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20μg)所翻转。该结果提示,VLO内5-HT1A受体参与介导炎性、持续性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抑制作用。2.VLO内微量注射小剂量的GABAA受体的拮抗剂bicuculline或picrotoxin(100 ng)显著增强8-OH-DPAT对大鼠TF反射的抑制效应,而小剂量的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250 ng)或THIP(1.0μg)则可以减弱8-OH-DPAT对大鼠TF反射的抑制效应,为GABA能调制参与介导5-HT1A受体激活诱发下行抗伤害效应提供了行为学的证据。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VLO内GABA能和5-HT1A受体阳性神经元及末梢广泛地分布在VLO的II-VI层,二者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布特征。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3.0%)GABA能神经元表达5-HT1A受体,反之亦然。BDA (biotinylated dextranamine)顺行标记的5-HT能神经末梢与GABA能神经元形成紧密接触。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进一步证明,5-HT能神经末梢与GABA能神经元形成对称型突触联系,且绝大多数GABA能神经元表达5-HT1A受体的。这些结果提示,来自DR的5-HT能神经纤维可能通过5-HT1A受体调节VLO内GABA能神经元的活动。TMR (tetramethyl rhodamine)逆行追踪显示VLO投射到vlPAG的神经元上表达GABAA受体,并且与GABA能神经末梢形成紧密接触。三标电镜的结果显示,GABA能神经末梢与大多数表达GABAA受体阳性的VLO投射到PAG的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形成对成型突触联系。由此证实了VLO内存在一个由5-HT能末梢、5-HT1A受体、GABA能神经元、GABAA受体和投射到PAG的神经元组成的局部神经元环路。这一研究为5-HT1A受体参与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的GABA能调制机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药理学分离并记录VLO内GABA能mIPSCs,给灌流液中加入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1.0μM)后,明显减弱GABA能mIPSCs的频率(对照的68.4±18.9%,P < 0.05)而对幅度没有影响(P >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独灌流选择性5-HT1A受体的拮抗剂NAN-190(1.0μM)对mIPSCs的频率和幅度均没有明显的影响(P > 0.05),但却可以阻断8-OH-DPAT的效应(P < 0.05)。该结果提示,激活VLO内的突触前5-HT1A受体可抑制GABA递质的释放,为GABA能调制参与介导5-HT1A受体激活诱发下行抗伤害感受效应提供了电生理学证据。以上结果提示,5-HT1A受体参与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其机制可能是5-HT1A受体通过抑制VLO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到PAG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鹊尾式长柄香炉的实物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同时在佛教的石窟造像和壁画等载体中,也存在较多使用此器的图像,南朝墓葬的壁画中也有少量发现。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这种长柄香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针对宽观测带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提出了一种集成区域分割的算法。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依次进行基于区域的初始聚类和区域合并。基于Radarsat-1模式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发生的60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事项,使用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
在新媒体时代,用生态思维审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融入和应用生态思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积极关注,有助于促进和维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
或沿街叫卖,或摆摊设点,流动摊贩曾经是汉口街头、茶馆以及各类公共空间中最抢眼的人群,他们的存在为城市朴实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在埠通货贿的汉口,有数不尽的方式
目的:研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与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确诊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
本研究以富含5-HT2B受体的大鼠胃底平滑肌细胞为模板,观察了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3-甲酯-5-正戊酯(Mn9202)、拉西地平(lacidipine)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