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1》节目特色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1+1》的特点、不足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考。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电视媒介的声音和旗帜,不仅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舆论,进行舆论监督,在中国当前社会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独家新闻”已经难以占有优势,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各级电视台广泛开设。《新闻1+1》于2008年3月24日开播,自开播以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收视率稳居央视栏目排行榜前列。在多次重大事件中,《新闻1+1》都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地为公众提供信息和进行评论。如“中国高铁:重建信任!”、“玉树地震大救援”和“中日友好圆桌”等等。因此,研究《新闻1+1》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十个月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1+1》174期的收看与调查研究,笔者分析了其广泛深刻的内容、灵活多变的形式、高水准的主持人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中的不足,提供其长远发展的路径。其中,重点分析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1+1》的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新闻1+1》的选题范围立足于国内、放眼于国际,并且以硬新闻为支点,与同类节目相比,体现了广阔的社会关注。并且,该节目在采用“直播”的方式对新闻报道发表深度与力度兼具的独到意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广泛的好评。此外,《新闻1+1》还强调灵活多变的形式,极具特色的标题展示了鲜明的观点,同时将口头评论和图像评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品牌主持人在塑造该节目的品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互相提升。尽管《新闻1+1》节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价值,但是,它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笔者针对该节目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培养更多专家型的主持人、加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融合网络媒体和重视品牌打造,从而形成特色竞争力。希望能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1+1》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老龄人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等,如何更好的保障老年
从上世界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探索,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试点逐步实行。截止到2005年末,已经有1800多个县市进行了
随着当今社会正全面步入一个信息资源的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领域。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来应对瞬息万变的竞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教学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包括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
本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封闭性课程向开放性课程转变的尝试,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
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我们党对于中国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发展理论。这个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全站仪的概念随着电子测距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速测仪的发展。用电磁波测距仪代替光学视距经纬仪,使得测程更大,测量时间更短、精度更高。人们将距离由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
城市是人类聚居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最显著和最先进的集聚居住空间.城市的发展标志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按照高级的社会组织规律展开,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带来许多的问题.随着科学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碳配额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相关的意见稿进行制定后,引发了媒体以及业界的披露与讨论。在意见稿中,发改委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以往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甚至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