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深化延伸的背景下,县域医共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紧密型医疗共同体联盟应运而生,其功能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优质中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县域医共体内辖区基层群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前尚未有针对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相关评价研究,因此通过县域医共体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深化延伸的背景下,县域医共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紧密型医疗共同体联盟应运而生,其功能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优质中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县域医共体内辖区基层群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前尚未有针对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相关评价研究,因此通过县域医共体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现况进行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当前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痛点和难点,并提出改进对策,巩固强项,弥补不足,为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对策与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提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分析,将构建的指标体系转换为调查问卷,对样本区域内所选取的县域医共体辖区内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开展调查与评价;关键知情人访谈,以咨询表填写的形式选取参与调研的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或者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就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对样本深入访谈;在本研究的实证分析部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评价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服务能力影响因素。过程:论文按照“文献综述—指标回顾—资料设计—实证研究—问题分析—策略优化”主体框架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为主要阐述了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质量控制及技术路线等。第三部分对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指标评价形成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第四部分为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说明。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分析调研地区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建设的现状,对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内容进行叙述,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挖掘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结合实际,为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总结。结果:在调查的42家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综合平均得分为887.83分。总分为1040分,最高分为985分,最低分为804分。具体分析各一级指标得分来看,基础设施设备、中医药人才、中医药技术、中医药服务、业务管理五个一级指标得分分别为81.43、64.12、284.07、293.57、164.64,在二级指标得分总体情况中,14个二级指标中得分居前的有技术应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得分均在120以上,得分较低的有信息化建设、继承创新等相关指标。访谈结果表明,经过县域医共体融合发展,多数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在技术应用、分级诊疗、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但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作用,既有普遍性,又具特殊性。服务能力由该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乡镇行政级别、乡镇人口规模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不同乡镇之间差别较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末常住人口数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影响最大,万元以上设备数次之,业务用房面积的影响力最小。结论: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在中医药诊疗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区域中医药信息化、规章制度、中医药文化宣传等多个方面存在“木桶短板”效应。因此,研究认为应在科学区分、协同一致、因地制宜原则下,着重健全县域医共体中医药管理体制,搭建中医药信息化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体系,强化中医医疗服务技术协同提升,统筹县域医共体基础投入安排,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文化宣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五家三甲中医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北京市三甲中医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探索影响中医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方法:本研究使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进行研究。选取北京市五家三甲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
目的:我国公立医院正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外部竞争环境与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与坚持公益性为导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难以采取价格竞争、规模扩张等市场竞争手段,因此想要实现高质量、精细化、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公立医院在关注质量管理的同时,提升以成本管理为代表的内部管理水平。国内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已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大多着眼于成本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
目的: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规范医疗设备购销秩序,提升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监管效能。本研究从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全流程,对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合谋行为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运用动态演化博弈的研究方法构建两方和三方的博弈模型,从而确定影响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合谋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并运用Matlab 2016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来验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可信度,最后,根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期在党和国家新要求下提出的新型审计工作模式,此种审计模式提升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强调深刻分析和揭示问题,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对于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其作用,然后探讨了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实施路径,希望能为审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脂质体作为生物膜的模型膜,将不同摩尔百分浓度的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加入制备成DPPC脂质体,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分别从结构、微观等方面研究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与DPPC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对比两种药物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从而探讨分子结构的差异和药物不同摩尔百分浓度对磷脂双层膜的不同影响以及从分子微观层面解释发挥某种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对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进行高
近年来,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政府、学术界到产业界,关注度和参与度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方面,各地都在积极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森林康养基地;学术研究方面,森林康养的相关研究日益丰富,但目前关于森林康养基地的评价方面还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成为评价中国森林康养基地的工具。从消费者的视角对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情况展开评价,专家、经营
目的:比较分析新医改以来各地区对国家中医药医疗服务政策的响应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政策对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地方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政策,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地方中医药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访问国家及31个地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以及北大法宝公开数据库,以“中医药”“民族医药”等作为关键词,筛选2009年5月7日到2021年12月31日公开
研究目的: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以营商环境分析为切入点,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框架,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研究主体,结合制药产业的制度特点,探讨制药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构成,从必要性以及成本相对负担两个方面分析制药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合理性,探讨制药产业必要性程度较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成因,并基于讨论结果提出降低制药产业非必要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本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以
国务院发布《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以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工作全面推开,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大,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近三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药监局等五个部门跨部门联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专项整治工作,2021年共检查检验检测机构1.93万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620起。检验检测机
大健康时代,国际医疗旅游的市场容量将随着各国经济水平提升、人民身心健康需求増加而不断扩大。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差异化医疗旅游,将是中国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的重要战略,因此,对中医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机构的评价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对国际医疗旅游的研究主题多集中于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尚未发现中医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机构的评价研究。目的:探索建立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中医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