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利益纠葛与矛盾也集中爆发,人们思想活跃,价值观、世界观复杂多样,特别是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高校学生尤为甚者,加之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适应,为此,加强高校应急管理,将成为政府和高校无法回避的主要任务。高校发展和稳定状况,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顺利实现转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一旦高校发生应急事件,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高校自身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那么高校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应急管理能力,我们又该怎样评价其应急管理能力,本文立足于陕西高校按照三个一级指标即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进行应对处理,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陕西高校的稳定作出一些贡献。其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即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以供各高校参考。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图书资料的阅读,以及实践调研,走访专家并结合自身一线的工作实践经验,立足于陕西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通过设计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高校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高校教师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群体,发生应急事件几率小,应急事件发生时,教师作为成年人、知识分子也具有较强的应变处置能力,因而本文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对象主要放在对学生应急事件的研究上。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较系统地综述了与本文紧密相关的国内外高校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同时确立了本研究将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介绍了与高校应急管理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为本研究做出了理论铺垫和支撑。第二部分在理论基础上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特征、分类的表述以及针对能力评价目的、意义、方法等的阐述,指出建立高校应急管理能力体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确立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构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第四部分对陕西省某两所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具有实践意义。第六部分结语指出全文的创新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