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急性和长期毒理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价“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贴敷的安全性。
  方法:急性毒理实验: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为A组(低剂量完整皮肤组),B组(低剂量渗血皮肤组),C组(高剂量完整皮肤组),D组(高剂量渗血皮肤组),并设置以E组(无药贴剂组)作为对照组,共5组。低剂量为0.18g/kg,高剂量0.72g/kg,贴药24小时后去除,观察大鼠精神、饮水量、饮食量、体重、皮肤是否发生过敏反应,对于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和观察,当有明显病变时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长期毒理实验:大鼠分组情况及药物同急性毒理实验组,“一贴轻”贴剂每24小时更换一次,连续给药2周,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取1/2雌雄各半的大鼠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对肝、肾、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余下动物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后处死,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肝、肾、皮肤组织HE染色。
  结果:1.急性毒理实验:在各组中均未发现大鼠精神萎靡、皮肤过敏和大鼠死亡等异常的情况;各组大鼠造模前后摄食饲料量、饮水量、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长期毒理实验:给药2周期间,在各组中均未发现大鼠精神萎靡、皮肤过敏和大鼠死亡等异常的情况。在给药2周内,各组大鼠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RBC、HGB、WBC、PLT)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AST、ALT、BUN、TP、TBIL、CRE)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各组大鼠的血液学指标(RBC、HGB、WBC、PLT)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AST,ALT、BUN、TP、TBIL、CRE)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大鼠器官解剖未见异常,病理组织检查除发现皮肤角质层减少外,未见其它异常。
  结论:1、“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0.72g/kg的剂量对大鼠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没有较大的影响,期间未发生过敏反应和大鼠死亡。
  2、“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0.72g/kg的剂量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未造成明显影响。
  3、研究结果表明“小半夏汤”加味贴剂“一贴轻”未发现急性和长期毒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青柏溃结汤治疗及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的探索,为其在治疗及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  1.将30只C57/BL6小鼠(体重为20±0.593)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结肠炎模型(DSS)组、高剂量青柏溃结汤治疗组、中剂量青柏溃结汤治疗组、低剂量青柏溃结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其它组均自由饮用5%DSS溶液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青柏溃结汤对DSS(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病理形态,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MAPK、NF-κB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青柏溃结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  方法:1.实验动物模型制备: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220±20)g,分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正常饮食饮水,模型组大鼠自由饮取4%DSS(葡聚糖硫酸钠)溶液代替正常饮水7天,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动
期刊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从而为槲皮素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宫颈癌SiHa细胞,分别加入0、20、40、80μmol/L槲皮素进行处理,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mol/L槲皮素组。进行以下实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测定:采用MTT法检测各孔细胞吸光值(OpticalDensity),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
学位
期刊
背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女性在不改变性伴侣的前提下,出现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在妊娠女性中有1%到5%的群体发病,其发病率随流产次数的增多而增高。RSA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已知病因有染色体异常、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生殖道感染,除此之外,仍有近50%的病因不明。  妊娠是一个神圣、独特的生理现象。在母体与胎儿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