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忠”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忠”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最基本的规范之一,是一定社会形态在思想意识和语言文字上的反映,表现为对他人、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道德行为。作为中国古代伦常德目之一,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亦内化为了一种思维定势,长期积淀于人们的心理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忠”源于“中”,“忠”乃“中”之引申义,在前文明时代就已广泛存在。它体现了氏族和部落民众对其首领这一权威中心的确认与服从,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平、公正的早期政治准则的向往与追求。“忠”这一观念起源于部落军事民主制下对其军事首长及其他领袖公正无偏处事准则的要求。在进入文明时代后,则主要以王道体现忠之本义。虽然“忠”字在字源上出现甚晚,但作为一种政治道德规范则显然早已存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忠”观念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思想日益定型和普及的时期。“忠”的主客体之变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并且日益成为主要的政治道德信条,忠观念的这一演变趋势下延至战国晚期,经荀子、韩非子的理论论证使之成为主导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道德规范。作为政治伦理的忠,在先秦相当长的时期,其内涵表示的主要是一种对国家、社稷深沉的自觉意识,“忠”的价值依据就是共同体的利益,而非仅为君臣之间的个人关系。随着战国以后封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秦汉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则越来越强调对于君主个人的绝对服从了。总的来看,在历史上具有丰富内涵的“忠”观念,到了秦代已经演变成了“忠君”,作为后世五伦之一开始定型下来。尽管到了后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忠的内涵也随之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基本上都没有跳出忠即为忠君的模式、窠臼。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种观念适应了封建制度下君主专制的需要;只有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这种束缚人的思想观念才会真正地消失。传统忠观念强调个人的公而忘私的诚信,追求廉洁奉公、公正公平,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视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强调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是传统忠观念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是可以作为借鉴的,也只有立足我国的传统文化优秀部分,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他文献
<正>在市场经济与大众传播时代,借助强大的市场与传播,任何现象都可能成为公共形象,因而,也就可能成为公众评论与批评的对象,甚“至众矢之的”。此时,对个体权利作必要限制,
空心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框架式结构空心电抗器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空心电抗器。与传统结构的空心电抗器相比,框架式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生物产业对人才的战略需求现状,探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产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和新机
γ-氨基丁酸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降血压、抗焦虑、治疗哮喘、治疗癫痫、调节激素分泌等作用。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性质、保健功效、含量测定等进行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大厦的不断兴建,电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在大型建筑物中,往往要安装电梯群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对电梯群进行优化控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电
[目的]探索2,4-D丁酯、异丙甲草胺与扑草净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盆栽马唐、马齿苋等杂草,喷施混配制剂,筛选最佳配比。[结果]当2,4-D丁酯、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三者配比为20
就我国当前国情而言,合理利用信息(如专利等)即是指将原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运用和挖掘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均是以专利数据库来管理专利
随着近期央行紧急收缩银根,国土资源部大力整顿全国土地市场,相继出台了“国八条”、“国六条”等政策,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断走向理性和规范,同时,房地产业的竞争也更加激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专利竞争。专利文献是丰富的“知识宝库”,是集技术、经济、法律三
随着文明的发展,刑罚的功能逐渐从以怨报怨向预防犯罪和减少社会因犯罪而遭受的损失演变,可以说刑罚的作用已经超越其最初设定的目标。如何有效全面的对刑罚执行进行监督、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