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对服务性机构信任建立过程中文化的作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逐步落实其入世后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的承诺,国外服务性机构纷纷筹备进驻中国市场。其中,中国的保险业和私人医疗服务业远未达到国际市场上的饱和状态,因而成为国外相关公司的投资热地。以美国公司为主导的国外保险和医疗公司竞相参与其中,成为外国在华服务业的代表。 由于服务具有“先购买,后尝试”的特性,顾客在使用后重复购买相对容易,但初期培养顾客的信任感则非易事。保险和医疗更是其中的典型产业,所以这两个领域的营销更应注重如何获取顾客的信任。然而,文化影响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也影响着消费者如何对服务性机构产生信任。跨国营销必然涉及文化差异问题,使得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服务营销更加复杂。 Doney和Cannon在研究中提出五种不同的信任建立过程,即:计算过程(Calculative),预测过程(Prediction),能力过程(Capability),意图过程(Intentionality)以及转移过程(Transference)。吸引顾客并引起消费者信任的影响要素也有多种,如企业规模和投资力度,顾客以往经验和经历,直接服务人员的能力和各种品质,公司广告和权威机构认证,亲朋的影响以及社会口碑等。 本文试图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中美消费者倾向于运用哪种信任建立的过程,容易受哪些因素影响而对服务性机构产生信任。在从Hofstede和Hall的文化理论以及儒家思想的角度对两国文化进行比较之后,作者假设了中美文化影响着消费者对服务性机构信任建立的过程,以及最能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的因素。调查采用问卷式定量分析方法,以中美个体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对陌生人的信任、信任持续的时间、运用五种信任建立过程的倾向以及最能产生信任感的因素来研究文化对消费者信任建立的影响。本文最后对美国在华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以及所有的国外服务性机构提出了建议,说明应如何利用中国文化特性,提高服务营销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辽阳技师学院是辽阳市政府所属唯一一所综合性技师学院。学院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目前在学生近3千人。目前,学院开设了包括数控、车工、钳工、焊工、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消极表现产生的主要
结合语料,以批评语用学为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不良公示语具有凸显权势、唯功利是图、价值导向偏颇、语用陷阱、恶言侮辱、肆意恐吓等语用-语言特征,是一种不良言语行为,反
空间范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空间词汇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作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表达位置关系的空间前置词(俄语)和空间方位词(汉
语文教材作为联结师生学习语文的纽带,选择合适的语文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鲁迅的《故乡》为例,对人教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这三个教材
<正> 从古至今,“数”的概念是逐漸扩充,逐漸认識的。例如,最早的人們由于生产力的低下而只有“一”、“二”及“多”三个概念。后来便由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一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近年来,中国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同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十六大将步入小康社会作为今后发展的远景规划,而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则成为这一规划实现与否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给出了代数数、超越数的概念及超越数的一些性质,并用反证法证明了数e、π等的超越性。
本文从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欧盟共同外贸政策在各种制度因素持续作用下运行的情况。尽管自诞生以来,共同外贸政策作为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策领域之一,一直受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