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严寒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干旱严寒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具有极端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冬季严寒,夏季火热。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致使室外空间使用舒适度低,导致居住区户外空间使用率低,不利于邻里交往及和谐社会建设。以提升室外空间舒适度为目的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是解决使用率低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关其它气候区(如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研究虽进行很多年,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干旱严寒区的相关研究还鲜见公开发表。望本研究能够为该气候区户外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借鉴,为提升户外气候舒适度做出贡献。气候因素影响的使用舒适度主要由热舒适与其它使用舒适组成。本文结合干旱严寒区气候特点,通过文献解读、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分析主要气候因素为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和风对室外空间热舒适度的影响;其它使用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和沙尘。梳理了此六个气候因素与气候舒适度的关系、作用机理。提出每个气候因子增加气候舒适度的应对策略。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运用,得出“组织、利用太阳辐射”和“控制、引导风”是干旱严寒区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中提升气候舒适度的两个关键策略,但其它策略亦不容忽视。随后,通过分析风景园林主要组成要素(植物、园林建筑、小品、水、地形)与气候因素应对策略的关系、影响原理、作用过程、影响强度。并从原理、过程和强度上寻找落实策略的具体措施。然后,通过实例研究策略与对应措施的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利用PHOENICS和ECOTECT两个气候分析软件分析规律、模拟结果,辅助研究。在风与光照(太阳辐射)两个方面,通过具体案例从总体规划到局部设计,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这些策略是如何指导规划设计的。结合其它气候因素对应策略,以规划区中的一个小空间为例,演示了通过对多个单因子的分析叠加最终形成空间场地气候适应性设计过程。最终,通过对小区日照环境、风环境详细认真分析,在特定空间中,综合运用风景园林要素,相关策略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户外空间使用舒适性。
其他文献
<正>在当今社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现代技术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
<正> 熟悉西方哲学史的人,都知道黑格尔提出过具体共相。然而,对黑格尔具体共相的研究一直存有不同的理解,尚未达到统一。黑格尔的逻辑学从存在论出发,经过本质论的阶段,最后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发起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爱智山庄举行。与会者42人,来自全国,提交论文20余篇。
"还学于生"是新课改改革的一大特点,反复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自主学习的期待溢于言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文坛上颇负盛名的作家。阅读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叫做伦敦。狄更斯对伦敦的描写展现了伦敦的巨大变化和伦敦市民的生活状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无球进攻状态,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无球进攻技术来发挥个人的最大攻击力或协助同伴进攻,在比赛中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看2014-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金融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的热点问题。在政府简政放权背景下,我国金融深化的步伐加速,政府介入金融的程度在悄然变化,政府和市场的边
花岗岩类的遥感岩性识别研究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东天山—北山地区发育很多花岗岩体,区域内有多个金属矿集区,是开展花岗岩体遥感识别的理想区域。论文以“西部重点成矿区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背景之下,城市个性化的营造更多的需要依赖于对园林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可作为反应城市整体建设质量的重
无花果、山药和枣营养丰富,具有诸多药用和保健价值,均可药食兼用。但无花果皮薄质软,采后极易腐烂,常温条件下只能存放3天左右,因此对无花果采后进行加工,可以增加无花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