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玄一生遍注群经,是东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刘歆、马融等古文经学大师的治学传统,同时不拘门派师承,兼取今文经学之长,注经之时“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并融会贯通,最终结束了自西汉而始的古今文之争,被后人誉为合古今文经于一的一代宗儒。郑玄经学以“三礼”之学为基础,他作的“三礼注”至今仍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礼俗的重要资料,对后世训诂研究有深远影响,后代学人对郑玄的训释之学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郑玄注的《周礼》是东汉《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汉代《周礼》各家注释的一次全面总结。清末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两千年积累起来的《周礼》研究和注释的成果。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周礼》郑注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训诂分析。第一章“训诂内容”,从字词、句意、语法、修辞、名物制度等五个方面分别论证,其中各个部分又分条析缕,作出尽可能全面深入的归纳总结;第二章“训诂术语”重点运用统计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详细论证了包括犹(犹言)、之言(之为言)、读如(读若)、读为(读曰)共计四类八种训诂术语。分别统计其使用数量,归总功用,分析实例,并列出整理图表;第三章从内容、术语、方法三个方面对其校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当为(当作、宜为)、字之误、声之误、衍、脱、故书、今书、古文等八类十种校勘术语分门别类,或列图表,或穷尽举证逐条析理,归纳出理校、他校和对校三种校勘方法。第四章重点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读如、读为、当为等与语音关系密切的术语的使用条例。尽举郑注标明“假借字”的用例,分析其假借理论与假借实践。第五章尽举郑玄对方言、文字形体及字际关系的注释语例逐条分析,总结归纳郑玄的语言文字观。第六章,在研究能力范围内,试举几处郑玄注释的不足与失误,班门弄斧,以期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