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管理是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是课堂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促进了课程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也必然会推动课堂管理的变革。我国以往初中课堂管理大多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规训式管理,这种管理将人异化为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课堂管理应该具有的伦理性。这主要是受到了传统管理理论、我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堂管理中,以伦理关系存在的人,要求课堂管理必须遵循这种伦理性,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初中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为改变教师、家长等的管理理念提供一个方向,为改善初中课堂管理伦理提供一些对策,为初中课堂管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分析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述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等,在分析了伦理、教学伦理概念的基础上对“课堂管理”和“课堂管理伦理”这2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课堂管理的伦理视域。本部分首先阐述了课堂管理伦理的理论背景,其次论述了课堂管理伦理的应然表现,最后概括了课堂管理伦理视域下的课堂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现状。首先对调查工具的编制以及调查实施进行了简单论述,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及现状的分析主要是从4个维度进行:课堂管理理念、课堂管理规范、课堂管理行为、课堂管理效果及学生心理反映。第四部分: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这部分主要由两个内容构成: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这部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前一部分的内容和访谈、观察的内容。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有:伦理意识不足、管理规范狭隘化、管理方式规训化。原因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制度原因、文化原因以及个人原因。第五部分: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本部分内容依据前面两个部分中关于初中课堂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的相关内容,结合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初中课堂管理伦理的对策:推动学校管理方式伦理化;培养教师专业伦理意识;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改进课堂管理评价;创建尊重的课堂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