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影响司法的正当性及规制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意对司法的影响正变得愈加明显,不可否认,民意对于司法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客观影响,但何为民意,民意又该如何界定,从已有研究来看,民意的概念缺乏强有力的解释。在学术界,更多的学者将民意等同于网络舆情,而未从概念工具的角度出发予以解释,因而对“民意”一词的标识作用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民意”的概念理解应放入“司法”的语境中,强调“民”的案外人属性,强调“意”的司法关联性,此外,无需将“民”与“民众”等同,只要是案外人对于司法过程中任一片段的相关意见,都可以被视为民意。在此基础上,强调司法在“造法”层面上的意义,从而将“民主性”注入司法过程,因为,司法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对个体造法的过程。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案例对我国司法审判的指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建立和实施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在实际审判活动中对地方各级法院同类型案件的裁判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事实上发挥着相当于法律上的约束力和作用力。因此,司法的“造法”功能也决定了其必须接受具有正当性民意的影响。民意对于司法的影响方式,可能过激,甚至非法,但是应该区分对待。方式过激,甚至不法,可以予以相应的惩戒措施,但是方式承载的意见,却不因行为的性质而不予采纳。如何作出民意是否应该被接纳的决定?其标准又是什么,不少人认为标准是民意表达意见方式的合法与否,但实质并非如此,其标准应是民意是否真实与合理。  民众表达意见的动机各异,但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对别人遭遇的自我投射,即“同情心”、“同理心”。从我国来看,我国既有的影响方式较多,比如:构建一个可将民意合理引导至司法审判的有效机制,搭建体制内群体跟广大公民良性互动的平台;借鉴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建立适合当前体系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打造相关案件的权威新闻发布平台,让民众可以快速了解相关案情及结果等情况;培养优秀“意见领袖”;拓新审判公开新模式;加强司法审判舆情民意监督;在司法审判领域建构顺畅合理的舆情民意输入机制;探索如何通过个案总结出司法对民意的回应过程模式。同时,对民意影响司法的通道进行类型化的分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在审的案件、已经审理完毕的案件及冤假错案要分别建立与之对应的民意影响通道。继续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同时,对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也要在尊重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和移植国外优秀经验和制度,挖掘和发挥既有规章的深层潜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外资对越南河内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投资环境好坏决定着国际投资资本的流向。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政府和投资者存在认识偏差。为找准河内市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
对于经营货币为业的商业银行来说,不良资产是潜伏在银行内部的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崩溃。其存在直接威胁着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
简要介绍了系列客车翻转组焊胎具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达到的效果。
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关乎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的大局。寻找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弱势群体各项权利、改善弱势群体社会
文章表明,射阳县兔产业积极构建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养殖水平,并集成推广实用技术,培植典型引路,带动兔农发展,开展动态监测,实现信息共享。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城市也同样如此,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演变之中,并以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旧城区拆迁新建为表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强化经济建设力度,发展就是硬道理
兔波氏杆菌病已成为家兔养殖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着重论述兔波氏杆菌流行现状、病原特性及防治对策。由于目前预防波氏杆菌病的全菌疫苗效果不理想,临床
隐私权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塞缪尔.沃伦(Samuel War-ren)与路易斯.布兰代斯(Louis Brandeis)提出,之后,被各国学者广为引用。隐私权是公民所享有自己的私人事务不被他人侵犯的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成为提高日常生活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食品。作为一类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公众的人身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