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的工业扩张,在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对立日益加剧。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浮出水面,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不仅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而且日益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开始因为环境问题而发生巨大且深刻的变化,这种状况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社会学家的深刻思考,其中的一个研究焦点就在于环境行为。本文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特点,寻找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考察环境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社会机制,为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行为现状、制定促进农村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指导。首先,针对国内现有研究对象模糊、概念界定混乱、研究思路狭隘等不足,指明本研究的创新点不仅在于将环境行为作为独立变项加以研究,而且旨在深入探讨其社会结构层面的影响机制。进而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文献的系统整理和居民访谈,从概念和操作层面界定了研究变量:仿照孙岩等人的做法在生态管理、消费行为、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四个维度上界定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行为;确定了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村庄环境规范、政策法规和人口统计变量五种与农村居民环境行为关系最为紧密的影响变量。由此,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其次,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陕北农村居民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较为消极,较少主动实施有利于环境的行为,且环境行为多停留在浅层次上;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村庄环境规范、政策法规四项影响因素和各项人口统计变量中,只有环境知识和收入来源变量对环境行为构成了显著的直接影响。最后,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社会结构层面的挖掘。通过结合访谈和观察资料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存在一种“设施激发模式”,即环境行为的发生及其性质直接受到产业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作用。由此进一步提出通过“设施激发模式”引导农村居民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的着力点在于科技和政策,即通过科技进步改善产业设施中威胁生态环境的因素,通过政策引领科技、市场和农业产业协调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了文山学院2009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实施生涯教育融入《教育技术学导论》的行动研究。通过生涯教育融入《教育技术学导论》的第一章至第八章的
每当学期结束时,学生会对教师课堂教学作出评价,这项工作己在高校实施多年,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丰富的关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比如学生关注的教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开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和研发投入密
主要介绍了用兆欧表、校验灯、万用表等不同方法来检查矿用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地故障;采用目测观察法、高压试验变压器、电桥测量法和逐步逼近法,确定矿用电动机定子绕组接地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自然灾害研究的现状、未来研究趋向;提出我国如何在近期开展自然灾害研究的若干对策。
双官能团化烯烃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中含有推拉电子结构的烯烃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化合物而受到化学家们的关注。3-苯氧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就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e,DH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观
促进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以此分析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发现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提高会放大消费对非公共部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循环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洁生产、废物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社会,电
本选题是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党所面临的大量的社会问题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拓宽党的建设更深层面的研究视野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