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其核心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培养。传统小学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而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孩子学得认真又刻苦,但是“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们自由发现和自主探索的天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遏制,表现出“数学就是多做题”,这种“题海战术”成为数学学习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感不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将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载体,课堂中通过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来习得知识。参与式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同时参与式学习很大程度上能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和自由发现的天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参与式教学,成为我们众多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参与式教学,并探索出一套有效具体的参与式教学策略,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学习,了解参与式教学的历史现状、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和相关理论支撑。并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开展参与式教学,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得尝试、分析、反思和整理,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的一套关于开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起到借鉴和推动的作用。本文大致分为以下主要内容:绪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创新点、文献综述和研究的方法。第一章,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包括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参与式课堂教学及相关概念的关系、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实施参与式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第二章,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其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有:1、新课导入——激发参与的积极性。2、师生共学——尝试参与探索学习。3、知识内化——多种形式课堂参与。4、数学应用——知识巩固合作参与。5、知识整合——引导学生课外参与。第四章,结论与反思,包括研究的结论和反思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