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快速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区域及其各地级市为研究范围,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充分地探讨和研究了湖南省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有:(1)通过理论分析和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2)对近几年来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特征;(3)建立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加权法,构造经济和环境综合评价效益函数,通过量化模型对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度和量化分析;(4)应用多元回归法,对协调发展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既有改善-促进的相互作用,又有恶化-阻碍的制约,只有协调有序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在样本区间内,2004年和2005年湖南省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达到最差,随后协调发展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迅速上升。(3)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较大,等级差异横跨5个级别。13个地级市当中,等级在勉强协调及以上的占5个,等级失调及以下的占8个。(4)长株潭城市群处于中等协调状态;大湘南地区都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大湘西地区处于中度失调状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处低度协调状态。(5)产业结构、环保政策、消费水平、对外出口贸易、城镇化、技术进步等是目前影响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