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基姆安德森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越快,农业的比较优势下降的就越快。因此,但凡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政府都会对农业实行各种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等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速度、产业内部结构等等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保持国家对农业的持续稳定合理有效的支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成功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在数量和结构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学界要求改革支农资金结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联系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文章从农业保险的属性入手,结合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分析了财政“保费支农”与合作制保险形式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保险模式的意义、条件和方式,并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具体结构上,第一章从我国存在已久的城乡“二元化”问题入手,分析了“三农”保障缺乏的原因,指出农业需要政府的转移支付;第二章回顾了我国财政支农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政府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可以通过“保费支农”的形式,同时结合合作制保险的经营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