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诗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逸现存《溪堂集》十卷,其中诗五卷,共234首;词一卷,共62首;文四卷,共47篇。他的诗歌创作在继承前代及江西诗派经验的同时,因个人遭际和所处具体环境的不同,在思想内容及诗歌艺术特征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江西诗派乃至宋代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诗歌渊源上,谢逸诗歌在吸取江西诗派艺术特点的同时,转益多师。本文通过对谢逸人生经历、诗歌内容方面呈现出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其与吕希哲、黄庭坚、惠洪、陶渊明等人的诗歌渊源关系,并总结出谢逸诗歌提倡自然平淡、强调“学以明道”、追求“格高”的诗学思想倾向,进而从其人生遭际、文学交游及儒释道影响方面分析了其诗学思想倾向的成因。其次,在诗歌内容上,其诗歌并不晦涩难懂,本文从其诗集繁复的思想主题中,根据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将其诗歌分为四个方面:自叙感怀、寄赠送别、写景纪游、怀古抒情,并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主旨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最后,在诗歌艺术上,从“以文为诗”的创作方式,诗歌用典和诗作风格三方面对其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概括。谢逸的诗歌艺术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一是,句法灵活多变,《溪堂集》中多散文化句子,章法上善于以意统领,这与谢逸“以文为诗”的创作方式有一定关系。二是,其诗歌用典并不常用僻典,其用典灵活多变且贴切自然。三是,其诗歌艺术风格从总体上呈现出奇崛中见隽拔、平易中见深婉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学生、文本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对文本意义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师生个性张扬的教学活动。其
第一部分调节性T细胞过继转输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并改善心功能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AMI)持续激活的炎症反应参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然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内源性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的对照回顾性研究,对东直门医院儿科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结果进行评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对中药的使用规律进行归纳。希望为肺炎
<正>侦办复旦投毒案的一位警方人士透露,目前这起投毒案件正在审讯中,嫌疑人的动机尚不明晰。名牌高校,学生互戕,投毒弑人,情节跌宕……在窥私欲主导的媒体关注下,这几日,《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严禁刑讯逼供,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刑讯逼供罪及相应法定刑,但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的行为却从未间断过,对公民人身权利、正常司法活动以及法治和人权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其有益的生物学适应特性。本文根据种子休眠研究所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对烟草种子可能存在的休眠机制、休眠破除方法以及相应的
契嵩在北宋古文运动臻于高潮暨排佛最高涨的时候,以殉道者的勇气和义士的姿态,以当时最有利而强悍的武器——古文护教,于佛教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于三教合流趋势则以相击相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这一阶段的群体性文学活动。从文人角度看,较之汉末“党锢之祸”及“鸿都门学”时期,建安文人地位有所提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其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之一.跨国公司所积累的国别性专有知识产生于各东道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20~29岁81例(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