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专门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试验,探求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最佳优化内固定技术,为临床治疗肩胛骨关节盂骨折IderbergⅢ型骨折及喙突骨折EyrseⅣ型骨折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方法及科学的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 (1)取肩胛骨CT数据3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肩胛骨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特定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最佳位置。然后结合主元分析,搜索和确定使用双螺钉内固定方法的进钉位置。最后用统计方法分析测量结果,并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 (2)随机取5具成年人新鲜肩胛骨标本,制作成肩胛骨关节盂骨折IderbergⅢ型骨折及喙突骨折EyrseⅣ型骨折模型,并按固定方式分组,A组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一枚拉力螺钉固定;B组为经喙突两枚拉力螺钉固定;C组为不经喙突直接经肩胛盂拉力螺钉内固定;并设正常标本对照组(N)。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相同方法试验标本在固定后不同的运动工况下的稳定性,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将各组的实验数据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实验数据按双向分类、方差分析统计后作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结果: (1)使用单螺钉时,进针点P到肩峰前外侧最突起点X的距离为(39.15±2.28)mm、到缘突前内点Y为(28.66±2.68)mm、到上角点Z为(61.13±6.57)mm; PX、PY之间的夹角为(81.27±7.15)°,PX、PZ之间的夹角为(133.27±6.84)°;对于进钉方向,螺钉与PX的夹角为(104.08±4.41)°、与PY为(101.29±3.51)°、与PZ之间的夹角为(76.23±5.03)°。使用双螺钉时,进针点E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5.12±1.37)mm,进针点 F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3.88±0.94)mm;两进针点的连线与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7.41±3.51)°。 (2)生物力学测验时,经喙突两枚拉力螺钉固定的B组在进行肩胛骨的压缩试验、弯曲试验、扭转试验以及内固定的强度、刚度、等效刚度上均具有优势,接近正常标本的水平。其次为经喙突一枚螺钉固定的A组,再次为不经喙突固定的C组。 结论: (1)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测量技术,肩胛骨关节盂骨折IderbergⅢ型骨折及喙突骨折EyrseⅣ型骨折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进行固定是有其解剖学理论依据,此种固定方式切实可行。 (2)生物力学测试表明,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治疗此类骨折是稳定可靠的,且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两枚螺钉固定是较理想的固定方式。为临床治疗此类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