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抗菌肽乳源乳酸菌的筛选及定向培养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具有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抗菌谱广等特点,且相对于抗生素具有高效、无残留和不产生耐药性等显著优点。乳源乳酸菌产生的抗菌肽是一种广谱、高效、稳定、安全的天然抗菌物质,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抗菌肽主要应用于奶牛乳房炎防治、治疗仔猪腹泻、促进肉鸡生长、饲料添加、食品防腐等方面。国内迄今尚未系统地对乳源乳酸菌进行抗菌肽筛选,也未确定高产抗菌肽的乳酸菌及培养方法。本课题根据抗菌肽作用机理,确定产抗菌肽的乳源乳酸菌菌株,建立乳源乳酸菌高产抗菌肽定向培养技术,构建高表达抗菌肽的乳酸菌培养新模式。并初步验证了乳源乳酸菌产抗菌肽对原奶的抑菌作用,为抗菌肽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本实验应用牛津杯法,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和乳酸乳球菌亚种进行分离、培养,筛选出抑菌活性强的菌种2种,分别为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并利用分离培养、镜检等常规方法以及16S rDNA分析、blast分析和特异性引物PCR等技术对所选菌株进行鉴定。以抑菌效果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改变培养基营养成分及环境条件,确立乳酸乳源菌产抗菌肽的定向培养方法,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进行最佳培养条件的优化。最后将抗菌肽产量明显的菌株应用于牛奶保鲜实验,观察评价其对牛奶保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从7种乳源乳酸菌中筛选得出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②蛋白酶活性试验说明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③经生理生化鉴定及特异性引物PCR分析确定为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④正交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最佳营养环境为:蔗糖3%、牛肉膏4%、NaCl0.5%、Tween-801.5%,起始pH为5.0;干酪乳杆菌最佳营养环境为:蔗糖1%、大豆蛋白胨3%、NaCl0.7%、Tween-801.0%,起始pH为6.0;⑤将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共培养,经24h、48h、72h、96h、120h作用后抑菌活性显著提高,在培养120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几乎全部被抑制;⑥经添加代谢前体物、调节起始pH、培养温度及拮抗作用等定向培养方式嗜酸乳杆菌抑菌直径达到23.53±0.06mm,与未经定向培养抑菌直径11.63±0.15mm的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约102%;经定向培养的干酪乳杆菌抑菌直径达到21.274±0.25mm,与未经定向培养抑菌直径12.50±0.10mm的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70.2%;⑦将抗菌肽添加到原奶中,在4℃和25℃下都能有效地抑制牛奶中细菌生长及酸化。以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培养可显著提高乳源乳酸菌产抗菌肽的能力。乳源乳酸菌产生的抗菌肽应用于原奶保鲜中,能够延长牛奶贮存期。本课题经筛选获得产抗菌肽能力强的2种菌株: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首次建立乳源乳酸菌产抗菌肽的定向培养方法。提示乳酸菌可通过调控培养基营养成份和改变生存环境提高产抗菌肽的能力,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乳源乳酸菌产生的抗菌肽在畜牧业及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人均产值四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高校跳蚤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冲击。根据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需求变化,我们可以得到移动互联网对
<正>"分布式作战"是美军着眼未来强对抗环境而提出的新型作战概念,是信息化作战的一种高级形式。在"分布式作战"概念下,对战场上分布式部署的各作战单元的信息和火力进行一体
目的:观察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现况。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85例,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疾病以及合并症,分析病原
目的:了解来某院就诊婴幼儿腹泻大便中A群轮状病毒(RV)感染和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A群轮状病毒胶体金试剂盒,检测201
<正> 油画自引入我国后,已构成现代中国美术格局中的全新因素。它不是本土的,但经几代人共同努力,已蔚为大观。 明代时意大利人利玛窦将油画传人中国,始在宫中流传。本世纪初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目前通信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被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家庭安防和矿井安全监测等领域中物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随着业务类型的不断丰富和信息需求的逐步提
Hiteach智慧教室系统进入数学课堂,改变了教师对传统数学课的认识。作者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总结出练习模式、PPT融合模式、课件生成模式三种有效的运用模式,以期对同行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