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1)对单个离体椎体模拟实施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的体积、球囊扩张的压强与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发生渗漏时)的关系;(2)临床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病例中,球囊扩张的压强、球囊扩张的体积与骨水泥注入量的关系。以期望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时,把球囊扩张压强列为一项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参考因素,通过直观的观察该指标,以指导骨水泥的适当注射量,使得该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方法:(1)选择3具女性老年尸体脊柱标本(T8-L5),逐个分离并剔除周围软组织,得到单个椎体30个。分别测量并记录椎体前缘、中缘、后缘的高度。相同节段椎体随机分配到a组:不压缩正常组;b组:椎体前缘楔形压缩1/4组;c组:椎体前缘楔形压缩1/3组。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由电子万能试验机,通过特制夹具采用滚珠定向加载制成。直视下对三组标本,模拟实施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观察记录术中球囊扩张的体积,球囊扩张的最大压强,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时的骨水泥注入体积。术后对标本行X射线和CT薄层扫描,观察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2)观察记录临床病例实施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的体积,球囊扩张的最大压强,骨水泥注入体积及椎体是否发生渗漏情况;手术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变化。 结果:(1)离体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的体积、球囊扩张的压强均与骨水泥注入量(发生渗漏时)的数值,三组中分别为:a组(17.20±4.72)atm,(1.74±0.27)ml,(6.05±1.32)ml;b组(17.75±1.51)atm,(1.52±0.33)ml,(5.95±1.21)ml;c组(18.75±2.19)atm,(1.48±0.27)ml,(4.7±1.29)ml。散点图提示三个指标有伴随线性变化趋势。三组分别建立回归方程。a:Y=1.424+0.25X1+0.175X2;b:Y=-0.507+0.1X1+2.982X2;c:Y=-10.14-0.313X1+0.862X2(2)临床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缓解率100%,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随访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建立直线回归方程:Y=-1.61+2.32X1+0.01X2。球囊扩张的压强是决定 PKP手术时骨水泥注射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结论:(1)离体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中,球囊扩张的体积、球囊扩张的压强均与骨水泥注入量(发生渗漏时)有相关性。(2)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依据球囊扩张体积、球囊扩张压强可以有效预测骨水泥的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3)球囊扩张压强可以作为一项预防骨水泥渗漏发生的直观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