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2O82-的三元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核酸及其甲基化的灵敏检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结合了电化学分析的高可控性和发光分析的高灵敏度,具有干扰少、背景低、检测快速、重现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使其成为获取生命过程中重要生化信息的有力工具。以生物活性分子为识别元件,ECL材料为信号物质,基于生物分子识别构建的ECL生物传感器可将生化相互作用转化为可量化的ECL信号来测量目标分子浓度。近年来,不少新型的ECL纳米材料被相继开发并用于构建不同的三元ECL体系。然而,一些基于三元ECL体系的生物传感器仍面临以下挑战:(1)与经典发光试剂联吡啶钌(Ru(bpy)32+)相比,由于新型的纳米发光材料存在发光强度不够高,稳定性不够强等局限,因此找寻高效的共反应促进剂具有重要意义。(2)生物体系中目标物的低丰度及组分的复杂性使得如何提高对目标物识别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复合纳米材料的协同促进策略和双重增强效应,构建了基于共反应试剂S2O8~2的三元ECL体系,显著增强了新型发光体在S2O82-溶液中的ECL强度和稳定性。并进一步结合特异性的目标识别、核酸扩增或DNA纳米机器放大策略,构建超高灵敏度的ECL生物传感器。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下述两部分构成:1.协同促进策略增强的SnO2 QDs三元ECL体系用于microRNA的灵敏检测microRNA作为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短链RNA,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生物标记物,但microRNA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较低,因此迫切需要灵敏准确的检测工具。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三种共反应促进剂联用的协同促进策略,构建了高发光的Sn O2量子点(Sn O2 QDs)三元ECL体系,实现了micro RNA-21的灵敏检测。具体而言,理性地选用二氧化锰纳米花(Mn O2 NFs)、银纳米颗粒(Ag NPs)和hemin/G四分体(hemin/G-quadruplex)为共反应促进剂。基于协同效应,三种共反应促进剂的巧妙整合使其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电荷转移更快,与单一共反应促进剂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共反应试剂(S2O82-)的还原。并且与3D DNA步行器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灵敏检测micro RNA-21的“on-off-super on”型ECL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有着优异的线性范围(10 amol/L-100 pmol/L)和低至2.9 amol/L的检测限。这项研究为设计高效共反应促进剂的结构和组分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2.MOF衍生纳米花双重增强的溶解氧/S2O82-三元ECL体系用于DNA甲基化的灵敏检测作为一种表观遗传修饰,DNA羟甲基化广泛参与细胞分化、基因表达、癌症的早期筛查等过程,但实现DNA羟甲基化的无序列限制性检测仍具有挑战。本研究结合高效三元ECL体系和DNA walker放大策略,实现了无序列限制性的5-羟甲基胞嘧啶(5-hm C)含量的高灵敏ECL分析。具体而言,首先采用原位Mn-MOF模板牺牲策略合成富含缺陷和无序结构的Mn OxSyNFs,并将其作为共反应促进剂构建高效的溶解氧/S2O82-三元ECL体系,使得S2O82-溶液的ECL强度显著提高5.2倍。在传感信号构建方面,首先通过特异性的化学修饰将目标物5-hm C转化为可识别的DNA序列(5-ghm C-walker)。接着在Mn OxSyNFs修饰的电极界面上自组装长周期线性排列的十字形DNA轨道(cross-shaped DNA tracks)。有序的DNA轨道可显著降低DNA脱轨概率以实现连续的机械运动,从而提升5-ghm C-walker的行走效率并实现ECL信号放大。因此,基于高效的目标识别和信号放大策略,所构建的ECL传感平台对5-hmC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 fmol/L-1 nmol/L,检测限低至0.29 fmol/L。本研究开发的无序列限制性5-hmC检测技术在表观遗传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识别分子结构指纹和显著放大拉曼信号的灵敏检测技术,其优异的分析性能依赖于SERS活性基底的物化特性。基于半导体基底的SERS技术,由于其光谱再现性高和对目标分子独特的选择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增强效果与贵金属基底相比较低,限制了半导体SERS技术的实际应用。半导体基底的增强效应源于与目标分子的振动
学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药物安全及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日渐升高。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仪器易于小型化、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电化学传感(EC)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检测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提高电化学传感器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增加生物传感器表面的电导率,以实现分析物和传感器表面之间的高电子转移。因此,在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时,研究人员常常会引入各种新型材料来增强其性能
学位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一种结合电化学和化学发光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分析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可控性强等优点,在食品、环境、药物和临床分析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性能优异的ECL发光体是实现ECL灵敏分析的关键。铱(III)配合物具有高的量子产率,可调的发光波长,良好的氧化还原稳定性和长的发光寿命,在ECL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但其在水溶液中有限的ECL发光强度和差的水溶性限制了其应用
学位
报纸
基于亚胺活化模式的手性醛催化已逐渐成为实现伯胺化合物不对称α-官能团化直接高效的合成策略。目前,已经实现了包括氨基酸化合物的不对称直接α-烷基化反应、不对称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不对称Mannich反应、不对称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以及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同时也实现了包括氮杂芳基甲胺化合物的不对称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以及不对称Mannich反应在内的九例不对称α-官能团化反应。在此基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具有指纹性质的高增强的光学现象,自从SERS被发现以来,衍生出了一系列基于SERS的分析传感技术。SERS增强基底的构建是SERS技术应用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构建基底的方法是通过在固相衬底上固载各种类别的SERS增强材料来实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固相SERS基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纳米溶
学位
荧光分析法因其仪器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目标分析物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和免疫分析等众多领域。其中比率荧光法因利用两个或多个发射峰强度的比值变化对目标分析物进行检测,极大削弱了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二维镧系金属有机多孔材料(2D Ln-PMOMs)不仅具有比表面积大、多孔和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等结构特性,还兼具了镧系离子高量子产率和长荧光寿命等独特的光学
学位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物质在无需实施光激发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CL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背景信号低、检测速度快、设备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和药物残留检测等领域。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于它们的目标分析物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CL体系,存在发光效率低,强度弱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分析检
学位
电化学发光(ECL)兼具了电化学分析的可控性和发光分析技术的灵敏性,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分析快速等优点。ECL生物传感器是通过生物敏感界面将生物识别信息转化成ECL信号,将ECL技术的高灵敏度与生物识别的高特异性相结合,在生物活性小分子、蛋白酶、肿瘤标志物以及细胞等多种类型的靶标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蛋白酶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异常会反映于病理过程,在肿瘤的发现、诊疗与预后判断等方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已成为表面科学、催化、生物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而如今单一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对复杂体系的分析研究。将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还可以利用拉曼技术探讨反应中电化学条件下的各种机理。本文结合拉曼和电化学技术,以及DNA核酸信号放大技术实现了对miRNA的灵敏检测、设计了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表面增强基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