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外来词的翻译历史看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的变迁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翻译是解文化的途径之一。随着外来新事物、新概念的涌现,借鉴外来语汇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语汇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外来词的翻译是不可避免的。回顾外来词翻译的历史,就可以从中发现中华民族的心理文化变迁。 本文就外来词翻译与心理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在第一章的引言和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回顾了中国翻译界在外来词翻译方面的研究,然后在第三章分析了外来词出现的原因及外来词的特殊地位,运用以色列著名学者佐哈的多元理论阐述了外来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首先简单介绍了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并就中国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下的传统心理文化特点作出分析,对英语外来词翻译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以传教士的出现、鸦片战争以及改革开放为界限把百年来的英语外来词翻译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就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翻译方法策略的选择应用及其当时的广泛性和影响力作出详细分析,提供大量例证,从而分析各个阶段所反映的主流的民族心理文化。然后对今后英语外来词的翻译前景作出预测,并对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的的发展趋势作出推断。
其他文献
在世界上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呈现了一种信仰的真空状态。很多受共产主义教育长大的人经受了政
弗兰纳里·奥康娜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独创性、最引人入胜的美国南方女性作家之一。她的过早逝世被认为是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秉承霍桑、福
本文对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进行了解读。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集中探讨他者镜像一毛姆笔下的华人群像。小说中的中国人无名无语无貌,被严重边缘化。毛姆对中国人的野
以顿代步是一种重要的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从其诞生至今,许多优秀的译者采用这种方法翻译了数量可观的英语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也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国内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高度浓缩”,它以简短易懂的文字直接陈述论文的内容,可以让读者很快了解论文的内容和结论,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读全文。模糊限制语作为英文写作中常用的语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