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逐步从教育政策的边缘走向中心。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在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夹击下,步履维艰。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就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了简要的综述,通过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认识到将中国的职业教育引入科学和健康的发展道路,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接着,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和接收该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职业教育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是:(1)办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紧密结合,但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办学模式应充分利用各种办学资源和条件,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和开放式办学;(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较清楚,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但是重理轻文。教学内容要针对现实的教学环境、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3)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师生的情感交流相对减少了。教学方法的实施应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启迪学生思考;(4)学生管理过分强调制度约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管理应尽量体现人性化,突出“严、细”二字;(5)社会适应性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根据生产技术的进步,适时合理地调整教育的结构。第三,结合以上的评价结果以及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探析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改革方向,并提出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分析。第四,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动力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等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