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前起落架摆振仿真分析与参数优化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飞机前起落架系统的设计中经常要考虑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飞机前起落架在落地滑跑时出现的摆振问题。由于此问题严重影响到飞机的着陆安全性能,对摆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遂成了飞机设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摆振问题展开了丰富和深入的研究。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各种假设下对摆振进行定性的分析,而较少涉及利用工程软件定量的数值仿真计算。对工程设计而言,一个简单、友好且在给定的系统参数下能方便地进行摆振仿真计算的仿真模型往往更有意义。由于在摆振过程中各类非线性项的影响较小且往往较难获得准确数值,同时考虑到建模与仿真的方便,线性化处理是合理的也是可取的。本文分别在采取线性化处理和不采取线性化处理两种情况下,同时考虑到结构柔性的影响,建立起飞机摆振运动微分方程组,并最终得到其标准形式。利用Matlab的中Simulink仿真建模工具,分别在结构刚性和结构柔性两种假设下建立起相应的仿真模型。参照模型客机的前起落架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仿真结果。结果对比主要关注对摆振有着重要影响的几个关键参数:落地滑跑速度、非线性因素、结构柔性、稳定距、减摆器阻尼、轮胎充气压力。考虑到减摆器阻尼对摆振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Matlab建立起优化算法的m脚本文件,调用已建立的Simulink模型来对此参数进行优化。选取减摆器阻尼作为优化变量,定义一个摆振收敛指标作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计算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减摆器阻尼值。本文所建立的摆振仿真和优化模型能够在给定的系统参数下快速地进行摆振仿真分析和优化,具有简单、友好、快速、可靠的特点,对涉及摆振问题的前起落架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移动传感器网络通过将静态传感器节点与移动机器人平台结合,可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增添自主机动能力,实现自部署和自修复等独特功能。但目前采用的移动平台大多基于轮式或
悬架是探测车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车体与车轮,起到支撑车体,分配车轮载荷,提高探测车地形适应性的作用。其结构形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探测车移动系统的整体性能。在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民用方面,现代交通的发展对车载导航设备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军用方面,大纵深、高速度和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也要求各军兵种的
惯性技术是用来实现运动物体姿态和轨迹控制的一门学科。以惯性技术为核心的惯性平台系统利用惯性仪表来敏感载体角运动和线运动参数,为制导系统提供精确的速度、位置和姿态
虽然图像融合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国内外对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目前尚未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理论框架。为此,结合图像融合的基本理论和FPGA的设计方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IC需求的快速增长,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满足基本参数,电路设计逐渐对低功耗、低噪声和高增益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电路设计的低
2020年一开年,我们就遭遇了一只大大的“黑天鹅”,一场席卷全国的瘟疫突如其来,应对疫情,全民“闭门不出”成为了最必要的应对方式.rn“宅”年开局,对于处于持续下行的中国经
期刊
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综合了SINS的自主性和GPS短时精度高等优点,具有导航性能优越、可靠性好、小型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导航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应用
小型激光惯性/卫星组合POS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是惯性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服务于测绘、测量、控制等领域。本文通过依靠现有国内惯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