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与极化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雷达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载体平台上由于天线数量增加所导致的电磁兼容性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可重构天线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它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实时地对天线的一个或多个电参数进行改变,从而使天线具备可重构能力,用一副天线代替多个天线。这样可以缓解载体平台上电磁兼容性恶化的问题。迄今为止,可重构天线已经在很多方面获得了关注,如:雷达探测、目标识别、卫星通信等,应用前景非常可观。本文设计了两种频率可重构天线和两种混合可重构天线。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波段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通过控制两个PIN二极管的开/关来调整天线的有效电长度,从而达到频率可重构的目的。制作了天线样机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在10.9-11.18GHz、15.65-15.9GHz和32.30-33.6GHz三个频段之间灵活切换,并且在三个频段都具有稳定的辐射方向图。(2)研究了宽带圆极化天线的可重构。首先,利用交叉偶极子天线所具有的宽带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可重构性的宽带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通过控制嵌入在偶极子臂上的四个PIN二极管,实现了三个频带之间的灵活切换,且在三个频带内都能保持稳定的辐射特性和高增益特性。制作了天线样机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每种状态下都具有较宽的3d B轴比带宽(34.7%、15.4%、4.16%)和-10d B阻抗带宽(63%、59.4%、12.5%)。其次,为了进一步拓展天线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频率和极化同时可重构的宽带交叉偶极子天线。通过控制位于馈电连接处的PIN二极管的开/关,天线可以在LHCP和RHCP之间切换。通过进一步控制交叉偶极子各臂上嵌入的PIN二极管在各极化状态下的开/关,实现了可切换的工作频带。(3)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极化和方向图复合可重构的天线。该天线新颖之处在于:天线的极化和方向图可以单独的进行控制,通过在驱动天线四个角进行截断处理实现极化可重构性,此外,在驱动天线同一层周围利用像素表面作为电磁耦合寄生元件提供方向图的可重构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在三种不同的极化之间切换,且在每种极化状态下,利用可重构的寄生像素层都可使主波束发生偏转。该天线不需要任何移相器,且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易于加工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跨组学数据关联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系统生物学领域多组学数据整合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代谢组学和元基因组学数据的关联研究,采用一系列仿真和真实数据集,对四种典型的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处于拉萨地块以北,巴颜喀拉地体以南,一直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区域。羌塘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受到了多期构造事件的影响,拉萨-羌塘地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造山都对盆地进行巨大的改造。然而目前对羌塘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特征和隆升剥蚀历史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争议,针对这些争议,本论文在对北羌塘甘桔湖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单元的划分和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同时
天湖岩体距离哈密市区约140km,主要在兰新铁路天湖车站附近出露,岩体地处中亚造山带天山东段中天山隆起带内,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星星峡-库鲁克塔格大断裂与东天山古生代构造带南缘阿齐克库都克-尾亚大断裂之间。岩体呈近等轴状产出,长约14km,宽约12km,出露面积约为130km2。其近等轴状形态和多次侵入的复杂岩性,对研究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及中亚造山带南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岩体形成时代、母岩岩浆源区、
背景:痤疮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环境污染加重或诱导痤疮,机制不明。本研究通过观察环境污染物苯并芘、二噁英(TCDD)、肽聚糖(PGN)和痤疮丙酸杆
典型结构件是航天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框环类、阀门类、支架类和焊接框架类四个大类。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典型结构件的设计和生产任务越来越重。由于其多品种小批
[目的]比较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确诊并接受强脉冲光治疗的54名玫瑰痤疮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2名采用宽谱强脉冲光OPT-IPL进行治疗,32名采用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了 1次治疗及随访。根据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linician erythema as
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
近年来桥梁缆索的非人工检测方式发展迅速,以爬升机器人图像采集为基础的方式因其成本低廉、维修方便、装配简单以及安全系数高于人工检测等优点而受到了关注,由此带来的相关图像处理等问题直接关系着检测的效果。本文对缆索表面图像的相关处理进行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算法对用于检测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提高机器人所采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利用率。设计了对机器人获取的缆索表面PE层图像预处理的算法。结合具体的应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水文变化规律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工具,在水文和农业生产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水文模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分散式水文模型,可以分析参数,地下模型和空间变化,包括地表水的变化。SWAT模型是广泛分布和广泛使用的水文模型的代表。从径流模拟,地表盆地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模拟响应和非起源污染模拟长期以来,人类对重金属的不合逻辑的发展导致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导致水循环中其他重金属的污染。铀是一
目的:分析不同比例的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无痛结肠镜麻醉的实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60例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EP1:1组(依托咪酯10ml与丙泊酚10ml混合,体积比1:1)、EP1:2组(依托咪酯5ml与丙泊酚10ml混合,体积比1:2)、EP2:1组(依托咪酯10ml与丙泊酚5ml混合,体积比2:1)和P组(单纯丙泊酚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