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维棕榈液油及其微胶囊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榈油是从棕榈果的中果皮中提取的油脂,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并且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宜,但其在低温下易凝固。本课题使用螺旋压榨法提取棕榈原油,对棕榈液油的制备以及棕榈油脂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棕榈油的提取和加工工艺研究、棕榈原油的结晶动力学研究、棕榈油物化性质的研究、棕榈油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和棕榈油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等研究内容,为开发新型棕榈液油产品提供一些新颖思路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棕榈油的提取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棕榈原油的油脂提取率的影响,选择溶剂浸提法和压榨提取法进行比较,油脂提取率分别为49.4%和33.6%。但是,考虑到开发新型食用用途的棕榈油产品,本研究选用螺旋压榨法作为提取棕榈原油的方法。2、棕榈原油的结晶动力学研究考察不同温度下棕榈原油的结晶动力学规律,选取15℃、17℃和19℃进行研究,分析三个温度下油脂结晶相关的Avrami动力学模型和参数。结果表明:17℃的Avrami模型的拟合度最高,其次是15℃和19℃。15℃、17℃和19℃三个结晶温度下的晶形分别为针状型、针状和片状混合型,片状型。3、棕榈油的物化性质研究考察不同研究阶段的棕榈油样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通过对比相关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滑动熔点、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等相关特性,作为评价加工工艺效果的指标。4、棕榈油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考察不同的棕榈油样品中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情况,以及通过FTC法和TBA法测定添加0.02%、0.05%和0.1%TBHQ棕榈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经过精炼和分提工艺处理后的棕榈油,总生育酚含量损失了14%,β-胡萝卜素含量损失了17.4%并且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大;0.02%TBHQ就能够有效增强棕榈油的抗氧化能力。5、棕榈油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考察不同的壁材原料配比、芯材壁材比例、乳化剂添加量、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棕榈油脂微胶囊的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脂微胶囊的生产工艺参数为乳清蛋白:麦芽糊精为1:2,芯材:壁材为1:2,乳化剂用量为0.5%,进风温度184.8℃,出风温度89.3℃时,棕榈油脂微胶囊的微胶囊化效果最好。创新点:(1)为解决棕榈油低温易凝固、传统精炼工艺营养成分损失大的问题,采用干法分提技术和改良的精炼工艺来制备特性优良的棕榈液油。(2)采用复合壁材麦芽糊精和分离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稳定性强、营养价值高和货架寿命长的棕榈油脂微胶囊。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天津大黄堡湿地植物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功能植物的筛选文献对该湿地已知的植物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具有较强耐盐能力、较强脱氮除磷功能、较好景观功能的植物,在确定
基于“历史当事人”的口述叙事关注个体“过去”与“现在”、“个体”与“国家”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研究领域早已不只是一个被“偶尔提及”的问题。本文尝试基于东北吉林省F
研究淫羊藿次苷II(icariside II,ICS II)对大鼠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过程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当前,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在网络交际中也经常进行汉英语码转换。因此,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和于国栋的语
土地发展权制度在英、美、法等国家已有完善的体系和实践基础,虽然在我国尚未明确提出,但涉及此方面的矛盾和纠纷早已出现,我国学者对土地发展权理论的研究也较为广泛,但还有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青少年生命意义预测问卷并施测于广东省641名青少年,了解青少年生命意义状况。结果发现:1自编青少年生命意义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青少年
传统的分类算法需要来自每个类别的样本,然而在现实应用中,想要获得大量标记的样本通常是昂贵费时的。PU学习(Positive Unlableled Learning)在只有正例和未标注样本下学习,在现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工程建筑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发展。而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又将建筑学与管理学集于一身,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家,稻壳作为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约占稻谷质量分数的20%,年产稻壳近4千万t,数量十分庞大。然而稻壳由于营养价值低,二氧化硅含量高、硬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