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历史研究(1949-1978)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对外教育援助始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发展史表明,坚持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真诚相待、平等互利是保证援助效果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维系双方友谊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二战后,大批国家取得民族独立,但碍于“冷战”的影响,无法专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有着相同的命运。基于此,我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活动。教育援助作为对外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保持受援国后续强劲的发展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对受援国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援助,具体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并为其提供奖学金、援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资料、派遣援外专家及教师、在华培训受援国的教师以及实习生等等,为受援国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本研究以1949-1978年间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我国在这一时期所实施的对外教育援助进行分析与讨论,重点关注对外教育援助的史实及其历史影响,对这一时期的对外教育援助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与论述,并借以反思并总结三十年间对外教育援助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而为当前的对外教育援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方向。除绪论外,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这一时期的对外教育援助划分为三个重大时期,主要划分依据是国际国内背景,以政治因素为重,分别是对外教育援助的起步阶段(1949-1956)、对外教育援助发展阶段(1956-1966)、对外教育援助的受挫阶段(1966-1978)。这三个具体的阶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援外措施有着独特的援外特征。二是对这一时期对外教育援助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发现接收外国留学生是最为常见且规模最大的对外教育援助形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留学生管理体系;援建学校较少但对于受援国而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派遣援外教师历史悠久、选拔严格,为受援国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与文化;实习生及短期培训工培训时间短,对于急缺建设人才的受援国来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三是纵观这一时期整体的对外教育援助状况,得出我国对外教育援助的四个显著特征:援助政策逐步完善、特色鲜明;援助对象以邻国为主,广泛争取;援助理念不干涉他国内政;援助形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最后,对全文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对外教育援助的历史影响及现实启示,同时也是对我国对外教育援助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的反思。认为对外教育援助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援助双方的实际情况,实现援助效果最大化,并将对外教育援助放在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框架下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课外体育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就高中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对福建省15所一类学校5600名高中毕业班学生参与课外
“书写性”是中国文化熏陶下的符号铭写,是主体意志的踪迹,也是生命气息的能量转换。作为一篇发掘书写延异的文章,笔者基于自身的书法学习和当代首饰研究的双重经历,试图研究
<正>矩阵求逆在科学计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限制,传统的计算方法在PC上很难实现大型矩阵求逆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方法,一方面用内存映射文件存储数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根调控杠杆,其作用不可低估,但进入
采用亲水、亲油硅烷偶联剂WD-50、WD-20对SiC微粉进行包覆改性。研究表明,有机包覆改性眦粉的表面结构中亲水与亲油基团的比例对料浆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特性有极大影响。改
高等院校作为当今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一贯都是学界所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尽管我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不断加快国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然而高等院校本
1雨花石定义及其内涵雨花石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石之一,是南京特有的旅游纪念品.它因产在雨花台附近的砾石层而命名,地学上称其为雨花台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晚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协调的矛盾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国修建了大量的调水工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再分配,泵站管道输水工程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调水方式之一。对于有压管道输水工程,系统内任意一点处流量的快速变化都会引发流态的变化,甚至产生严重的水击现象,对工程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危害,这是设计者必须严格考虑并且加以防护的。水击防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