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纳秒脉冲串不可逆电穿孔杀伤肿瘤细胞的实验与机理研究

来源 :徐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频纳秒脉冲串是一种近年提出的用于肿瘤消融的新型脉冲电场形式。相对于传统微秒和纳秒脉冲电场,高频纳秒脉冲串治疗肿瘤技术具有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小肌肉收缩和提高电气安全性的显著优势。然而,目前高频纳秒脉冲串通过诱导电穿孔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物理机制还不清楚,特别是实验中反映的穿孔累积效应和不可逆电穿孔效应仍未阐释清楚,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有效揭示这种新型脉冲形式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本文系统进行了高频纳秒脉冲串杀伤离体细胞的实验,以验证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并为后续不可逆电穿孔模型的建立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引入电场对细胞膜表面张力的影响和设置不可逆孔半径阈值,首次建立了一种考虑不可逆电穿孔的改进电穿孔数学模型。结合网格传输网络(MTN)方法仿真了高频纳秒脉冲串作用下单细胞电穿孔和分子跨膜传输过程,并通过PI荧光染料实验对模型正确性和穿孔特性进行了间接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开展宏观杀伤效果实验研究了高频纳秒脉冲串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细胞主要死亡方式。其中CCK-8检测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纳秒脉冲串能有效杀伤细胞。场强和脉宽与细胞活性下降率之间符合正相关剂量规律,而串内频率存在使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的阈值100k Hz。而后通过细胞流式实验,表明高频纳秒脉冲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诱导细胞坏死,并且脉冲剂量规律与细胞活性检测实验一致。进一步的,通过扫描电镜实验观察了高频纳秒脉冲串作用后A375细胞和鸡血红细胞膜的微观结构,发现较为清晰的膜上穿孔或缺损的区域。这定性验证了细胞膜发生了不可逆电穿孔,为后续模型改进提供了现实依据。(2)在给出仿真几何模型以及现有网格传输网络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孔传输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高频纳秒脉冲串致肿瘤细胞膜不可逆电穿孔的模型。该不可逆电穿孔模型的改进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原有的动态电穿孔模型中孔能量方程进行改进,考虑了电场额外诱导的表面张力;在模型中设定了动态的不可逆穿孔半径阈值。此外,借鉴有关现象学模型以及理论假设,本文还引入了稳态可逆孔概念来反映串内频率对可逆孔的累积效应。最后,为使仿真结果能和后续荧光染料实验进行对比验证,在原有分子电扩散方程基础上耦合了Pr和核酸的结合方程。(3)对高频纳秒脉冲串作用下单细胞系统的电传输、孔传输和分子跨膜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分析了变不同脉冲参数下细胞膜的累积穿孔规律和不可逆电穿孔规律。结果表明仿真能实现不可逆穿孔,不同脉冲参数下不可逆孔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效应。细胞膜不可逆孔集中分布在细胞的穿孔数量不多但穿孔半径易扩展的过渡区域,并且其孔半径主要分布在8 nm附近。细胞分子跨膜传输结果表明分子浓度曲线随时间增加斜率先变缓后不变。随脉冲参数水平的提高,不同时刻下细胞内的分子浓度均提高,满足参数的正相关剂量规律。分子传输空间分布结果说明分子首先从细胞正负两极进入,随后慢慢扩散至细胞中间。(4)开展了离体单细胞荧光染料实验,对高频纳秒脉冲串作用下肿瘤细胞膜穿孔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将校正后的变不同脉冲参数下实验和仿真所得分子跨膜传输时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定性上不同脉冲参数下仿真分子跨膜传输规律和实验结果吻合,并且所有组均有不可逆穿孔趋势。定量上所得细胞内核酸结合比例差异较小。然后,将荧光空间分布检测实验结果与仿真作定性比较,结果验证了分子首先从细胞正负两极进入,随后慢慢扩散至细胞中间的分子传输规律。最后,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恢复情况检测实验,观测到脉冲撤去后荧光强度持续上升,间接更进一步的证实细胞发生了不可逆穿孔。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提出的考虑不可逆电穿孔效应模型,深入研究了高频纳秒脉冲串作用下单细胞电传输、孔传输及分子跨膜传输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揭示了高频纳秒脉冲串不可逆电穿孔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对细胞不可逆电穿孔理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社区视觉安全感知关系着外部空间的活力和人们的幸福感,了解影响安全感知的社区照明设计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十分重要。重庆市老旧社区梯道数量多、老龄率高,老年群体夜间出行安全感弱。因此,本文以老年人视觉安全感知视角出发,寻找改善老旧社区梯道夜间光环境策略。全文共分为7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意
学位
数控机床是国家制造工业的基础制造装备。随着国产数控机床功能的逐渐完善,国产数控机床的质量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其向高端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机床零件的特征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障和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质量,就需要从零件特征误差控制的角度出发对数控机床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优化。元动作理论从运动传递的角度揭示了复杂机电产品功能实现的本质,通过FMA结构化分解所得到的基本结构单元——元动作单元是
学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设计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其中协同设计技术已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得以应用。协同设计主要是在协同工作环境中组织使用各种资料、资源,合理缩短设计周期,从而达到提升建筑设计工作效率的目的。但在协同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尤其在大型项目的协同管理中显露的问题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因为大型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着如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协调参与主体多、质量与功能要求高的诸多影响
学位
城镇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城镇空间形态的复杂性来源于其与客体环境的交互适应。相比一般城镇而言,三峡库区城镇在选址、搬迁、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受山水因素的制约与环境变迁的影响更为突出,尤其是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城镇空间快速扩张与重组如何更为积极、主动地适应复杂山水环境,成为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故而,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于三峡库
学位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积极响应,采用各种措施推动本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不同,发展现状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地区的发展策略也应有不同。因此,面对我国众多城市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能力不太理想,发展潜力尚待挖掘的现状,正确评价各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潜力,
学位
制造业量大面广,总体能耗大且能效低,节能增效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压铸是汽车、船舶、通信等产业零部件的主流制造工艺,但属于能量密集型制造工艺,能耗成本占总生产成本25%以上,且具有能源结构不一、能耗环节众多和生产环境扰动等特点,其能耗与能效规律复杂。本文结合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高精度复杂压铸产品绿色工艺创新与集成示范工厂”(201756298)研究
学位
组织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组织的核心是人,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相对较高,结合组织岗位特性并在不同岗位安排适合的员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组织岗位的能力。因此,通过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有效地分析出每一位岗位员工所具有的工作潜力,更好的为组织发展和员工个性化提升提供保障是组织人力资源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目前对于组织岗位胜任力建模研究中,缺乏对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以及系统性的应用研究,结合我国教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迅速。在国家实施“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山区高速公路作为全国运营高速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作为受重丘区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等因素影响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在技术水平和养护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高速公路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有效控制山区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养护成本,成为西南地区山区高速公路路网运营
学位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墙体改革也不断深入,以传统砌体墙或者砌块砌体墙为主的房屋围护结构急需转型换代。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简称ALC墙板)因其自重轻、保温隔热优、耐火隔声效果好、可工业化生产、可装配式安装的特点,能够满足建筑工业化的需求,是围护结构转型的较好选择。ALC墙板与主体结构通过节点进行连接,依赖连接节点进行荷载传递。因此,整个围护结构的安全可靠与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密切相关。连接节点一旦
学位
农旅融合对自然、人文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地特色小城镇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特色小城镇及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多以独立的小镇或村落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特色小城镇及其周边村落整体区域内产业和空间关系的探讨,导致一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农业基础良好的特色小城镇,缺乏整合整体镇域内多种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未充分体现特色小城镇建设对周边乡村空间的文化、经济、产业带动作用。当前乡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