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企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可以快速实现规模扩张、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价值。在逐步优化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的政策背景下,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趋于宽松,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重大资产重组审核政策的放松使得一类特殊的重组行为——“借壳上市”悄然兴起,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被公司作为直接上市的替代手段疯狂炒作,针对这种现象,我国证监会对重大资产重组中的借壳上市的主体资格审核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可以快速实现规模扩张、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价值。在逐步优化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的政策背景下,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趋于宽松,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重大资产重组审核政策的放松使得一类特殊的重组行为——“借壳上市”悄然兴起,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被公司作为直接上市的替代手段疯狂炒作,针对这种现象,我国证监会对重大资产重组中的借壳上市的主体资格审核愈发严格,2016年证监会建立了史上最为严格和完善的借壳上市认定标准。三爱富原控股股东上海华谊早已有转让部分三爱富股份的意向,并与股权受让方中国文发达成协议,将以三爱富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改变主营业务为前提进行股份交割。因此在2016年“史上最严借壳上市认定标准”发布不久,三爱富就宣布将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三方交易的模式购入与中国文发同行业的奥威亚,并剥离部分氟化工产业。三爱富提出的重组方案前后三次被上交所问询,被怀疑其交易方案中存在规避借壳上市认定的意图,三爱富三次修改交易预案,历时一年八个月最终获批成功完成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事件研究法等方法,以三爱富重大资产重组为案例,一方面研究其重组的方案设计中规避“借壳上市认定标准”的手段;另一方面研究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对三爱富自身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列明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关于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与规避借壳上市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且梳理了我国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与借壳上市的相关法律监管制度的发展,另外还关注了2020年注册制下借壳上市和认定标准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交代了案例的交易背景、各交易方情况以及交易的过程和结果。第四部分分析了交易各方的动因、交易模式、规避借壳上市认定标准的手段和重组中的风险,并分析了此次重组对三爱富的治理结构、主营业务、市场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并向监管层和公司层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面临急剧转型与变革,多种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各方势力都试图将电影媒介作为宣传其思想的有利武器,不断加强电影的政治属性。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在“新兴电影运动”与“左翼电影人”的影响与促进下,1934年电通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虽存在时间不到两年,摄制出品的影片仅有四部,却在各个官方修订的电影史书,早期的电影报刊、报纸中都能寻得到它的足迹,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已不言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两部分组成)是当下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相吻合。然而,在重视考试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当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调查表明:在语法翻译教学模式的阅读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他们阅读品格的提升。阅读品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部分组成。由托尼.布赞提出的思维
授权立法发端于英国,自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第一次引入授权立法制度以来,新中国的授权立法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实践,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授权立法体系,而这一体系深植于中国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对于新中国授权立法实践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的授权立法实践直接与大国法治相联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与人口众多的社会现状直接决定了无法全盘移植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国法律制度需要在借鉴吸收西方成熟的法律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保护环境的理念,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天山北坡城市群作为新疆经济、文化、科技高度集中区域,承受着更多的环境压力。针对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问题,通过区域概况,构建了经济与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并对地区经济与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性进行判断,结合EKC理论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给出合理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发展
信用不仅是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题中要义,更加是社会良性运作、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信用经济和信用社会的时代来临,就仿佛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兼有弊。利者,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和发展;弊者,使得信用缺失问题不断扩散和蔓延。加强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顿信用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然而,在政府主导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构和实施失信惩戒行为的实践过程
查阅会计凭证应当是属于股东的知情权利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可是股东是不是有查阅会计凭证的这个权利至今在现行法律中也没有明确,司法解释四发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允许股东查阅会计凭证,可是2017年9月最终正式实行的公司法解释四中却删除了股东可以查阅会计凭证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而是使用“特定文件材料”这样模糊的名词代替了清晰的“会计凭证”名词,所以现在的法律中最终还是没有明文规定让会计凭证纳入到股东知情
资产支持票据是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创新融资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热捧。房地产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房企的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流动性,需要合理和多样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其融资需求。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经济压力的不断增大,房企融资难度逐渐增加,发展动力不足。融资难、高杠杆、存量多、销售难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房企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长远的发展,房企急需主动进行融资创新。在
2018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其目的是有效惩治犯罪、减少社会对抗、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从而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几年的试点实践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实务经验成果,也显露出一定的问题。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C市A区人民检察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现状进行调研,对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发
股权质押凭借办理快、质押物易评估的优点,近年来深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青睐。但学界关于股权质押是否有利的争议较大,股权质押是否是潜藏的地雷?是否会影响市场的稳定?以往学者从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资本成本、股利政策等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清股权质押的利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创新于国于企于民都显得愈发的重要。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面对控制权转移风险所带来的企业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兴盛的后备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但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杀师弑母等客观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却屡屡发生,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犯后之冷静,更是一次次令公众瞠目结舌。这种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但客观上实施了严重触犯刑法法令行为的未成年人被称为触法未成年人。科学有效的解决触法未成年人的后续处置问题,是包括我国大陆地区在内的所有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