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目前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跆拳道运动,跆拳道技战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虽然我国起步晚,但在奥运会中却有出色的表现,显示出我国跆拳道运动强劲的实力和后来居上的气势。总体来讲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运动员的基本功不扎实。在跆拳道技术中,下劈以攻击距离短、速度快、易攻击到目标、多得分的优势而堪称一绝,是进攻和反击对方进攻的主要技术。但由于下劈技术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使用频率不高。因此技术水平高低是制约运动员利用下劈技术进行头部攻击方案的主要因素。国内对跆拳道下劈技术的研究总体较少,缺乏系统、高质量的研究,很难对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系统评价。鉴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境遇,本研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三维高速摄影技术对我国解放军跆拳道队14名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下劈动作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揭示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该项技术的特点及不足,并结合教练员的日常训练安排,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给教练员以借鉴。主要结论:(1)我国跆拳道女运动员的身高与国外优秀跆拳道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肌肉密度明显低于国外优秀选手;我国跆拳道男运动员不论是身高还是肌肉密度均不及国外优秀跆拳道选手。(2)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提膝时间长,运动员下肢转动半径大和提膝阶段髋关节角度大是影响提膝阶段耗时长的主要原因。(3)摆动腿的下落速度较慢和重心加速度低是造成还原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而还原时间长也是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使用下劈技术频率低的间接原因。重心加速度低受到击中目标时刻重心速度以及提膝末膝关节角度大的影响。(4)在摆动腿下压阶段,伸髋技术出现较晚和关节运动顺序错位是影响下劈速度的主要技术原因。腰腹肌力量不足是伸髋速度缓慢的直接原因。(5)重心加速度是影响还原速度的关键因素。击中目标时刻重心速度慢和提膝末膝关节角度大是还原时间长的主要原因。髋关节柔韧性差是提膝末膝关节角度大的主要因素。(6)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支撑腿踝、膝关节角度变化较为合理,说明在这个方面的训练较为科学化。而支撑腿力量薄弱是导致较难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