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式教学模式流行于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改进传统阅读课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但由于现行的该模式只强调各步骤的严格实施,忽略了各步骤所隐含的研究性内蕴,亦即只注重形式,未能实施内容,难以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具体细节进行检验与评估,如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实施支架式教学模式,本文以研究性内蕴为依据,对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尝试性的应用研究:(1)研究性内蕴的支架式教学能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2)研究性内蕴的支架式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本文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以及“互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应用研究过程,验证研究性内蕴的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得出了大量的实践数据,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来辅证应用结果。本研究在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展开,以两个高一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则为控制班。两个班为平行班,故其原始阅读水平相当。在实验初,分别对两班进行前测。在经过一个学期对两班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之后,再对两班进行后测,并记录下两次考试的结果。此外,本研究还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其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情况及变化。在实验结束后运用SPSS 22.0对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在实验结束后,抽取15名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心理感受。本研究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结论为:(1)研究性内蕴的支架式教学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成绩水平较差的学生影响最大(MD=6.5)。(2)研究性内蕴的支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3.46>2.89),自主阅读动机(3.89>2.51),自主阅读策略(3.36>2.55)和自我效能感(3.44>2.56),即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该应用研究也有一些不足,如样本容量较小、代表性不够强,时间有限,笔者研究水平有限等。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若能够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并把它们严格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利于得出更加科学的数据,有利于更好地认知该教学模式并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