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然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已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自治区东西部、不同盟市、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旗县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趋势,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由1978年的2.3:1扩大到2012年的3.0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于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缩小内蒙古城乡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借助于回归分析、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即1978-2012年35年间内蒙古范围内城和乡之间居民收入总体变化基本情况、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别研究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借助于EVIEWS软件模型,通过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转变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始终以结合内蒙古资源型、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为宗旨,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已被内蒙古居民收入分配意见所采纳,但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上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作更深一步的探讨。本文创新之处于横跨35年时间,以发展阶段为横轴,以内蒙古范围内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变动为纵轴,对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能够全景展示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情况。同时,在比较分析过程中,以内蒙古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为分界线,与同等人均GDP水平的其它省区,以新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内蒙古城和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深层次原因,并加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