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及哈氏1号方治疗脾虚湿困型带下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带下方剂用药规律研究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我国历代治疗带下方剂遣方用药的规律,探究治疗带下的核心思路,用以指导现代临床实践,为今后开展治疗带下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带下的处方共99首,将收录方药记录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以此平台为依托,对所收录的99首带下方剂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中药使用次数、配伍原则、性味归经倾向、药物关联规则等,并将所得结果与哈氏1号方的治疗思路对比总结分析。结果:1.基于对筛选出的99首治疗带下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果其中共有中药184味;四气多以温、寒、平3种为主;五味多以甘、苦、辛3种为主;归经以入肝、脾、肾三经为主。2.治血之品贯穿在历代医家治疗带下的始末,治血与治水息息相关,医治带下除加入治带之品之外,还运用辨证施治,加入适量理血治血养血之品,充分体现了女子以血为用的理论。3.历代治疗带下时多用健脾、疏肝、补肾、清热。选方用药多考虑健脾除湿、疏肝补肾之品,用药思路与哈氏妇科治疗带下的思路不谋而合。结论:本研究探究治疗带下的核心思路,发现哈氏1号方的治疗思路与之不谋而合,此方遵循了哈氏妇科哈荔田教授“扶正固本”的指导思想,主治脾虚湿困型带下,以健脾益气为宗,辅以升阳祛湿,扶正固本,可得桴鼓之效。第二部分:哈氏1号方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哈氏1号方治疗脾虚湿困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探索改善B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有效方法以及降低BV复发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78例BV患者,所纳入患者均为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脾虚湿困型BV患者,并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阴道局部使用替硝唑栓)与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以哈氏1号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纳入患者均于停药后的5~7天内进行复查,并对BV转阴的患者进行3次随访观察,时间分别为BV转阴后第1月、第2月、第3月。分别对比两组病例中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疗效指标及复发率,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BV转阴率: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转阴率分别为80.56%、71.4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6.阴道微生态失衡率:治疗后复查,治疗组、对照组失衡率分别为47.22%、74.29%,治疗组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复发率:两组转阴后第1、2个月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治疗脾虚湿困型BV,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阴道微生态环境,疗效满意。2.治疗组运用中医辨证思路论治脾虚湿困型BV,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并降低BV复发率,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阴道微生态环境以及降低BV复发率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遵循本次研究的标准严格纳入60例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进行治疗,每日一次,6天的连续治疗后休息1天,14天为一疗程,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全面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及临床治疗眩晕病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对收集到的经由赵晓峰教授门诊诊治的眩晕病患者的中药、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别揭示导师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并结合临床实际和导师经验传授,全面总结导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不孕症患者AMH水平、中医证型、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及子宫内膜病理结果等数据,研究不孕症患者AMH水平与中医证型及子宫内膜状态等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为临床上运用AMH水平判定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状态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并探索不同AMH水平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天津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ITP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出血情况的关系,以及ITP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对中医临床疗效及组方思路进行分析,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疗效,以期进一步指导ITP的中医治疗。方法:研究一: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TP患者,共计81例,根
目的:通过对赵晓峰教授临床治疗项痹病的病案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导师治疗本病的遣方用药特点及针灸配穴经验,提炼并总结学术思想,以期丰富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赵晓峰教授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项痹病的门诊病案共536份,对这些病案材料进行整理、提取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系统“数据分析”、“统计报表”中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功能,从中药组方、穴位配伍等方面
研究目的:探讨CKD3-4期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减缓CKD进展,使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降低,预防心肾综合征的发生。研究方法:1.本研究对象选自从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KD3-4期患者共296例。2.根据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非心衰组和心衰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对营养状况作出评估,探索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营养状况,揭示中医体质、中医证候、临床指标、营养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从中医角度防治透析相关性营养不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行腹膜透析治疗并规律随访的
研究目的:本课题将从嘌呤代谢方向入手,研究中药汤剂益肾健脾化浊方对HUA患者的降SUA疗效及对血清HX的影响,与非布司他进行对比,探究该中药汤剂能否通过改善机体嘌呤代谢紊乱降低SUA,使患者获益更多。研究方法:本课题纳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9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35例,西药组29例,中药组32例。三组均予宣教,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西药组口服非布司他
目的:1.探索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筛选出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全面提高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认识,以期为临床研究和防治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观察补肝益肾方干预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探索改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有效中医药手段,以期减
研究目的1 探索高血压(Hypertension,HTN)伴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征,比较其与HTN不伴LVH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差异;2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定量检测LVH患者的左房容积及房室心肌应变,评价房室功能,并分析房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