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声波器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事新型声波器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除了第-章和第五章为绪论和总结与展望外,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部分:(1)带基底声栅格结构超常透射的研究;(2)耦合共振系统双通滤波特性的研究;(3)种基于非线性碰撞的分谐频装置。各部分的简要内容如下:1.带基底声栅格结构超常透射的研究光波通过亚波长狭缝时会出现超常透射现象,声波也是这样。论文的第一章中简单介绍了声栅格结构超常透射的研究进展,相比于光栅格中的等离子体的激发,声栅格超常透射是由于栅格中横向耦合共振模式声波的激发。这种栅格结构的超构材料在声准直、单向传输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论文第二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带基底声栅格结构的单向流通特性,并且指出这种单向透射是由于声波经栅格透射后重新分布为周期性源激发基底板的弯曲模式,从而辐射声波。随后通过栅格覆膜、改变栅格与覆膜间的填充液等方法对禁带频域内的声场透射效果进行增强。然后对声波非准直入射的透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声波非准直入射后会出现负透射的效果,并给出了不同入射角度下出现负透射的声场传播图。最后,指出这种带基底声栅格结构在非准直入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声波发散效果。2.耦合共振系统双通滤波特性的研究声超构材料具有局域共振的特性,会导致材料出现动态的负有效质量或负的弹性模量,甚至是双负材料,这种具有负参量的声超构材料在超透镜、平板声聚焦上都有好的表现。局域共振型声超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过程可以参见论文第一章。论文第三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薄膜型声超构材料的研究现状。随后提出了我们所构建的双耦合共振系统,PE环——铝块共振系统和薄膜——空气柱系统。这样一个双耦合共振系统具有双通滤波的特性,局部的速度振动图像证实了低频透射峰是由于薄膜——空气柱系统的本征振动;两个系统的耦合作用影响着透射谷和高频透射峰。更重要的是,两个透射峰可以通过两个系统分别独立地控制。这样很容易实现一种声屏蔽和双通滤波的声学装置。3.基于非线性碰撞的分谐频装置论文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非线性碰撞的分谐频效应的相关调研工作。首先简单介绍了超声远红外无损检测中出现的声混沌现象,随后介绍了非线性碰撞中的次谐波的研究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提出了我们所构建的非线性碰撞分谐频的模型,利用我们所构建的PE环——铝块共振系统代替变幅杆去撞击金属板,并且采用另一个不同共振频率的PE环——铝块系统代替金属板,这样声波从不同共振系统方向入射时会产生更加丰富的物理效果。最后利用ANSYS对模型进行了前期简单的分析处理。第五章,是关于本文的工作总结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发展,片上网络(No C)取代了传统的总线技术,成为多核系统中最具前瞻的互连方式。片上网络研究是当前微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前沿问题。然而片上网络在通信
现代性的法律制度打破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秩序,但由于缺乏法理念的精神支撑,现代法治秩序并未能有效形成,中国社会明显具有后乡土社会的特质。法治视域的后乡土中国不同于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设计已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环境整体设计中一种全新的,正在成长中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创新设计从本质上是在把城市公共环境从一般
随着页岩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本文系
目的:探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CT、MRI和DSA表现,其中颈静脉球瘤3例,鼓室球瘤2例,颈动脉体瘤12例,迷走体瘤2例。结果:颈静
模数转换器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设计始终是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课题。该类模数转换器被广泛地运用于雷达
随着现代加工工业及精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对于具有微尺细结构的新型微器件需求广泛,而现有检测技术手段无法直接有效对该类微器件进行评价,严重制约了
现代化战争日益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装备和技术的广泛使用产生了新的作战观念和需求,即:用信息主导作战,为此军事信息系统在体系上要进行激烈的对抗,以确保能够从信息优势
加强和改进各级政府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公信力,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苏南地区为全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承载着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以及与健身气功教导者和习练者的交流探讨,认为健身气功进入高校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但健身气功进入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方面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