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一种新的铜源-碱式氯化铜相对于硫酸铜对平养肉仔鸡的生产性能、饲粮中维生素E和植酸酶的氧化稳定性及饲粮Cu的混合均匀度的影响。试验采用2×4因子的完全随机设计,将840只肉公雏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120只。处理1为对照组(含Cul0.20mg/kg),是在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需要量水平硫酸铜源的Cu,处理2-4组为对照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0、150、200mg/KgCu的硫酸铜源各组,处理5-7组为对照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0、150、200mg/kgCu的碱式氯化铜源各组。试验期2l天,自由采食与饮水。结果表明,碱式氯化铜相对于硫酸铜更能提高平养肉仔鸡的日增重(P<0.05),但其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因各水平的间距太小,没有统计意义;碱式氯化铜处理组肝脏中的Cu含量明显低于硫酸铜处理组(P<0.1),表明碱式氯化Cu源的Cu比硫酸铜源的Cu在肝脏中的残留更少,对肉仔鸡的生物安全性更高;与硫酸铜处理组相比,碱式氯化铜处理组饲粮中维生素E含量、鸡血浆和肝脏维生素E含量明显升高(P<0.0001)(P<0.02)(P<0.01)。表明碱式氯化铜源饲粮中维生素E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硫酸铜源饲粮;碱式氯化铜处理组饲粮中的植酸酶活性有高于硫酸铜处理组的趋势(P>0.10);碱式氯化铜源的Cu在饲粮中的混合均匀度(CV=2.05%)高于硫酸铜源的铜(CV=2.94%)。因此,碱式氯化铜是一种优质的铜源,可完全代替硫酸铜而在饲料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