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成分复杂多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等有机质,需通过预处理减量、均质化,以满足后续处置的进料要求。水热预处理可利用餐厨垃圾自身高含量的水作为反应介质、快速降解有机质,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和均质化并得到高附加值产物。原料组分是决定餐厨垃圾水热产物性质的关键,且影响水热炭的最终出路。基于此,本文从水热产物特性、反应过程和水热炭利用三个方面出发,针对科学问题(1)餐厨垃圾典型组分与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成分复杂多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等有机质,需通过预处理减量、均质化,以满足后续处置的进料要求。水热预处理可利用餐厨垃圾自身高含量的水作为反应介质、快速降解有机质,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和均质化并得到高附加值产物。原料组分是决定餐厨垃圾水热产物性质的关键,且影响水热炭的最终出路。基于此,本文从水热产物特性、反应过程和水热炭利用三个方面出发,针对科学问题(1)餐厨垃圾典型组分与水热产物性质的关联机制尚不清晰;(2)如何完善基于组分的餐厨垃圾水热反应路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3)原料组分对水热炭热利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仍不明确,开展了以下研究:选取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和高脂质三类代表性的餐厨垃圾(9种)进行水热实验,通过分析水热炭化学结构和液相产物成分,初步阐明了组分与产物性质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原料中碳水化合物(Carbs)含量小于20%,无水热炭固体形成。当Carbs含量大于50%,水热炭产率为20-35%,水热水相产物以5-HMF和糠醛等呋喃类物质为主,占47%以上。呋喃类物质浓度随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蛋白质(Pro)含量增加会提升水热炭产率,增强水热炭的含氧、氮杂环结构。当原料中Pro/Carbs值为0.3-2时,240 ℃水热炭N元素含量为5-8%;且N含量随着Pro/Carbs值增加而提高。当Pro含量大于40%时,水热水相产物主要以哌嗪二酮衍生物(26-67%)为主。脂质(Lip)含量增加会提升水热炭脂肪族CH结构含量,水热炭产率随着原料中Lip/Carbs值的降低而增大。当Lip含量大于50%,水热油相产物中脂肪酸和酰胺含量约占70%,且浓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通过模型化合物水热实验和反应动力学计算,揭示了餐厨垃圾组分交互反应路径及反应速率。研究表明餐厨垃圾水热过程中,碳水化合物水解、脱水生成呋喃类物质、随后醇醛缩合,聚合形成聚呋喃类水热炭芳香骨架。水热恒温阶段,水热炭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氨基化合物与还原糖通过氮取代反应生成氨基脱氧酮糖,随后脱氨基生成5-HMF,提高了中间产物5-HMF的浓度。氨基化合物与糠醛形成醛亚胺类和酮亚胺类,以及氨基酸缩合生成的哌嗪二酮衍生物与芳香骨架结合,增加了水热炭的吡嗪、吡啶结构。脂质在水热过程中水解生成的脂肪酸与氨基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反应速率常数是美拉德反应的1.4倍。脂肪酸及酰胺类物质会附着在水热炭晶核上,抑制水热炭中O/N杂环结构的形成,增强其脂肪族CH结构和疏水性。通过分析水热炭燃烧、热解以及吸附特性,探讨了组分对水热炭利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Carbs含量大于50%,即高碳水化合物类餐厨垃圾水热炭,着火温度(约265 ℃)低于高蛋白质和脂质类;且具有更高的热值(27-28 MJ/kg),和燃烧第一阶段活化能(78-147 k J/mol)以及更低的燃尽温度,更适合作为固体燃料。当原料中额外添加蛋白质和脂质会提高水热炭的热解活化能。而高脂质类餐厨水热炭热解产生的烃类气体增多,更适合热解利用。水热炭的活化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高碳水化合物类水热炭基多孔碳中微孔结构更丰富,微孔体积约占80%,具有较强的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高蛋白质类水热炭氮元素含量更高,促进后续活化扩孔过程,介孔孔容提升2-8倍,比表面积显著提高,最高达2656 m~2/g;脂质含量增加会略微降低水热炭基多孔碳的微孔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类餐厨垃圾水热炭更适合作为多孔碳材料前驱体。综上,本论文重点阐述了原料组分对餐厨垃圾水热产物性质、反应过程及水热炭利用的影响机理,对餐厨垃圾水热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建立基于组分的餐厨垃圾水热炭性能评估方法和利用途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纳米药物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肿瘤内复杂的微环境,例如致密的胞外基质、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降低了肿瘤治疗的成功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 associated mac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关键组成部分。TAMs根据其分型的不同,分为抗肿瘤的M1型TAMs与促肿瘤的M2型TAMs,M1型TAMs参与
燃煤机组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应用后,锅炉高效燃烧所需的高温、高氧条件与低氮排放所需的低温、低氧条件之间存在着需要调和的矛盾,如何在实现控制锅炉NOx排放的同时保证锅炉高效燃烧,已成为燃煤电厂亟需解决的问题。CO作为煤粉燃烧过程关键组分,可有效反映锅炉燃烧特性,并且与燃烧过程NOx生成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CO可以作为反映锅炉燃烧状态以及NOx生成特性的重要参量。本文以国内某600 MW墙式切圆低氮
近日节律是生物体在行为和生理过程中呈现出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这些节律的维持来源于近日时钟在分子层面产生的周期性振荡,且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在近日节律调控行为及生理过程中,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如乙酰化、磷酸化等)对于节律振荡的传递和维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新型的赖氨酸酰化修饰被发现,但是这些修饰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本实验室前期结果发现丙酰化修饰在果蝇头部呈现出系统的近
随着能源与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和负载接入电网,人们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作为提高电能质量的前提,研究电能质量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发能够在嵌入式设备上运行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也是智能电力仪表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文章研究了电能质量分析的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对间谐波和暂态信号进行分析的混合算法和一种暂态扰动定位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作为其最基本的实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机器学习的隐私安全问题和“数据孤岛”问题,联邦学习被提了出来。然而,最新的研究工作表明联邦学习仍面临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因此,本文研究了联邦学习中隐私保护问题及相关技术,重点关注一类用于判断给定数据是否为某模型的训练数据集的攻击——成员推测攻击并分析了其目前防御方案及其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两个抵御联邦学习
焚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最主要的方式。然而焚烧过程中释放的腐蚀性物质会造成炉内受热面的腐蚀,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应用耐腐蚀涂层对受热面进行表面强化是缓解炉内受热面高温腐蚀的有效措施。针对复杂的炉内环境,采用不同技术和材料制备的涂层在复杂垃圾焚烧炉内环境中的适用性尚不明晰。本文选用等离子堆焊(PTA)、电弧喷涂(TWAS)及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等技术制备了10种Ni Cr基
目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重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有限。Notch4是血管发育及血管重构的关键调控因子。既往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高压的发病。然而,Notch4对低氧性肺高压的具体调控机制尚未研究。方法:收集Ⅲ型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检测Notch4的蛋白水平表达。常氧及低氧环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长读段的三代测序技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和重视。与此同时,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扩大使得基因数据量与日俱增,给快速完成基因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序列比对是基因数据处理流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耗时较多的一步。在众多针对三代测序数据开发的长序列比对算法中,Minimap2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处理海量数据时,该算法耗时问题尤为突出。
大量聚集的淀粉样纤维是导致蛋白构象病的潜在原因,由于纤维组装时的强大驱动力导致通过简单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很难将其解聚。传统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由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低利用率,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持续光照才能将纤维降解,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本文首次利用“诱饵-钩-毁灭”策略极大的缩短了PDT所需的时间,提高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出行交通需求与日俱增,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交通问题。以此同时,移动物体产生的轨迹数据蕴含丰富的时空信息,对分析挖掘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规律和特征带来极大的帮助,为城市交通需求、交通供应、交通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首先对现有轨迹数据研究进行了调研分析,因受数据来源、采集方式、数据质量等因素影响,在轨迹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