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训练方法、技战术使用跨时代的进步,以及各种高科技器材在比赛中的运用,如今的篮球赛事发展迅猛,而篮球赛事的水平与裁判员的水平也息息相关,篮球裁判员是篮球赛事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其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为顺应篮球运动赛事发展的需要,建立四川省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进一步推进四川省篮球裁判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将四川省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四川省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为目的,通过最终对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让篮球裁判员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裁判员不断地进行自我塑造提升执裁能力,同时也辅助四川省篮球协会对川内各赛事裁判员的考核以及调度。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经过调查研究,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即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14个二级指标,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理论知识水平、临场执裁水平、相关经历、身体健康情况、身体运动素质、外部形象、自信心、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50个三级指标的四川省篮球裁判员评价指标。(2)权重分析得出一级指标中以业务素质的权重占比最大,为0.4079,职业道德为0.3155,身体及心理素质为0.2766,说明应注重业务素质的提升,包括二级三级指标在内都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3)各级指标进行分析,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为基准要求,制定了四川省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量表,形成具体的评价方法,最终完成四川省篮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其他文献
报纸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经济发展有了显著提高。为了解决煤炭机械化开采工艺中的瓶颈问题,必须对现代煤炭智能化开采核心技术系统进行工艺创新,以有效解决煤炭智能开采技术问题。
期刊
5G技术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已不能单一作为技术因素加以考虑,而应放在结构性、颠覆性的发展范式转换过程加以审视。5G技术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技术领域获得了领跑优势,高职教育需要紧紧抓住5G技术革命这个历史转折点,推进发展范式的系统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打造5G+智慧校园、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应该成为5G时代高职教育共识性的价值追求。
期刊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激光美容与面部年轻化大会将于2023年3月23日至3月26日(23日注册报道)在上海富悦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将围绕血管性问题皮肤治疗、面部年轻化真皮层治疗、注射美容、敏感皮肤和屏障修复、瘢痕与创面愈合、眼周年轻化、黄褐斑、痤疮及痤疮瘢痕、线技术与其它技术联合应用面部年轻化、不良反应及处理和疑难病例热点专题进行深度交流。
期刊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原理,针对车用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搭建了集成化试验台架并开展了台架综合性能试验,探究了内燃机余热回收ORC系统小型化优势和上车应用的潜力.结果表明:设计搭建的试验台架主体尺寸为800 mm×750 mm×620 mm,质量为200 kg左右,具有一定的小型化优势;ORC系统整体运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发动机转速为1 300 r/min、转矩为600 N·m工况下,
期刊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福利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蕴含“对福利的治理”和“以福利进行治理”两重意涵,以及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水平四个核心要素,其实质是治理理论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应用。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经历了快速扩张、深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变迁过程,为福利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推进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深化福利行政体
期刊
新时代城市小学面临劳动教育基地匮乏、劳动教育课程同质老化、劳动教育实践虚位异化等典型问题,为了突破这些典型困境,应广泛结合各个方面的资源,通过建设“嵌入式”劳动教育基地、开发“体系化”劳动教育课程和建立“多维度”的劳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有效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度实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城市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劳动教育项目、如何深度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成效提供样本借鉴。
期刊
报纸
高等教育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环节。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
期刊
地热发电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发展对于促进能源结构低碳清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在明确世界及中国地热能发电发展历程,以及干蒸汽发电技术、闪蒸式发电技术、双循环(双工质)发电技术、全流发电技术等主要地热发电技术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干热岩发电技术、热伏发电技术、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技术、联合发电技术,以及地热-太阳能、地热-风能、地热-生物质能、地热-海洋能等多能互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