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流量时代,各类品牌在竞争过程中,为了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建立各自特色的品牌诉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带有侧重销量领先、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等品牌广告信息,品牌想通过宣扬自身品牌优势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品牌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示弱,以自身劣势为诉求点,通过品牌传记形式的劣势诉求,突出品牌意志、奋斗精神,以此来占据消费者心智。两种品牌诉求策略在营销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蕴含巨大的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量时代,各类品牌在竞争过程中,为了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建立各自特色的品牌诉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带有侧重销量领先、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等品牌广告信息,品牌想通过宣扬自身品牌优势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品牌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示弱,以自身劣势为诉求点,通过品牌传记形式的劣势诉求,突出品牌意志、奋斗精神,以此来占据消费者心智。两种品牌诉求策略在营销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哪一种策略更加有效?采用优势(或劣势)诉求策略的企业如何找寻它们想要的目标群体?国内研究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这两类策略的本质是品牌根据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来针对性选择它们的诉求策略,本文试图探讨竞争诉求策略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相关调节因素,认为消费者的不同权力感能够对这两类策略进行有效识别。针对品牌竞争诉求内部作用机制,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身份认同、品牌联结和情感的视角,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视角,探讨不同权力感的消费者面对不同诉求,对品牌产生不同态度的过程中,自主和能力需要满足的中介机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对以上调节和中介机制进行假设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高权力感的消费者而言,相对于优势诉求的品牌,消费者对劣势诉求的品牌态度更积极;对低权力感的消费者而言,相对于劣势诉求的品牌,消费者对优势诉求的品牌态度更积极。并且在这个过程自主和能力需要满足的中介效应存在。本研究的假设得到了数据支持。本文基于品牌竞争背景下讨论优势和劣势诉求的策略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调节和中介机制,丰富相关文献,为品牌方定位目标群体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建设,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国家现代化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调控政策,融资大环境收紧,资产证券化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年发行量近万亿元,产品种类也不断地扩大。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把债权或收益权以结构化的方式转让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作为新型的金融融资工具,其可以大大地缩减企业资金回笼时间,加快项目滚动开发,改善项目公司的资金链。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简称CMBS)
近年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环境发生一些变化,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振兴成为主流趋势。村级妇联主要以服务乡村妇女、儿童为主,在新形势下,村级妇联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这也为其参与乡村振兴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本研究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同时结合对X镇村级妇联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村级妇联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从理论研究上来看,虽然有关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主体的研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人民消费观念的提升,人们希望通过健康养生的休闲方式来放松身心,解决日益凸显的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因此,在社会环境的推动和政策红利的支持下,康养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新型业态应运而生,康养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康养特色小镇的发展尚处于探索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康养特色小
我国在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能够提升农民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健康水平,同时也会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以及向城市进行地理上的迁移。因此,农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对家庭的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收入造成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机械化水平不高和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