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微囊藻毒素快速检测新方法的探索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wai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蓝藻水华在淡水水体中越来越频繁的爆发。蓝藻水华暴发时,大量藻类在覆盖在水体表面,造成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的透光性变差,水生生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而蓝藻水华消解时,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消耗溶解氧,同时蓝藻细胞破裂会释放出多种藻毒素,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微囊藻毒素是蓝藻毒素中毒性较强、产量最大的一种,是藻毒素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指标。近年来,因摄取微囊藻毒素而导致的人类中毒事件越来越常见,中毒临床反应包括肝肾功能衰竭、皮肤和眼睛等部位过敏等。微囊藻毒素引起的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现有测定藻毒素的方法分两类:生物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虽然能在几小时内测定藻毒素的总量,但不能识别藻毒素的种类,且易出现假阳性现象;仪器分析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大多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消耗大量有毒有机试剂,目标物分离时间较长,这致使样品的成本较高,对环境及实验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利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更无法做到实时的检测要求。因此,急需探索快速的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与方法。近年来,质谱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到微囊藻毒素的快速检测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本工作建立了两种能同时、快速测定水体或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分析技术;通过典型蓝藻水华污染水体的实际样品,探索了微囊藻毒素在复杂基质中的直接检测方法;通过20多株藻种的验证,建立藻种指纹蛋白图谱的质谱检测方法,为传统的形态学藻种分类方法提供佐证。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将自制的纸基电喷雾电离源与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大气压敞开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相结合,建立了快速、直接测定水体中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MC-RR)的纸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μg/L和3μg/L,回收率为77-103.6%,能够满足蓝藻水华爆发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分析需要,同时操作简单,样品无需前处理,于原位、快速检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实验室中模拟微囊藻毒素在环境水体中的稀释过程,并利用纸基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这个过程中的微囊藻毒素的浓度进行了检测,实验中个完整的检测周期仅为1min。在蓝藻水华污染水体中不同程度检测出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检出率和含量分别为:和龙水库,40%,0-8.1μg/L(MC-RR),0-5.8μg/L(MC-LR);天鹿湖,30%,0-9.1μg/L (MC-RR),未检出MC-LR。结果表明,纸基电喷雾方法减少了样品预处理的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从而实现了对复杂基质环境水样的快速、直接检测。(2)建立了蓝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_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方法,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和点靶后,可以实现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快速定性检测和藻种的辨别。实验得到了 23株蓝藻的蛋白指纹图谱,各个藻株均有其独特的质谱特征峰,同一藻株的特征峰稳定、可再现;国内产自不同水域同类藻株的图谱有较高的相似性;国外和国内的同类藻株在谱图上有较大区别。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产权运用的深化,知识产权融资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论,对知识产权融资能力进行了分析,将其分解为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能
<正>一、引言近10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密切关注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为此做了一些研究。学者们的这些研究大致上可以归纳如下:杨萌玺[1]、张翠云[2]、周江愉[3]等
热障涂层技术是航空发动机中叶片的重要防护技术,有了高性能的热障涂层可以对基体金属进行充分的保护,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纳米结构的涂层和烧绿石结构的锆酸盐被认为是高性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PCT在诊断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VAP患者于确诊48 h内行PCT、血沉(ESR)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
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音乐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更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健
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看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高清海,张慧彬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它通过人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
微博的火爆让许多人始料不及,微博简单的参与方式和跨科层的社群形态促发了大量用户参与。在快餐文化和片段化生活方式的双重推挤下,个人的注意力也呈发散状,很难做到长时间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大、人口结构日益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层次、需求广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大增加。文章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