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还田对双季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肥作物对降低化肥用量以及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绿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为此,基于双季稻区两个长期定位试验(水稻种植制度定位试验和水稻有机肥定位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分析了绿肥对水稻产量、温室气体排放、产甲烷菌与甲烷氧化菌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紫云英与秸秆还田的互作效应。水稻种植制度定位试验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始于1982年,设置黑麦草-水稻-水稻(Ry)、紫云英-水稻-水稻(Mv)、油菜-水稻-水稻(Rp)以及冬闲-水稻-水稻(Fa)4个处理;有机肥定位试验位于江西省进贤县,始于1981年,设置全量化肥(100%NPK)、减量化肥+紫云英(NPK+Mv)、减量化肥+紫云英+稻秸还田(NPK+Mv+S)以及不施肥对照(CK)4个处理。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冬种绿肥还田对早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的影响高于晚稻。与Fa相比,Mv、Rp和Ry处理的水稻周年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91%、14.45%和10.65%;Ry和Rp处理的周年甲烷排放分别显著提高116.73%和52.45%,但Mv处理则降低16.33%;各处理间的氧化亚氮周年累积排放量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甲烷排放与绿肥C/N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与Fa相比,Ry和Rp处理的GHG排放量和单位产量GHG排放量分别增加了66.70%、31.51%和70.27%、30.96%,而Mv处理两者分别降低了11.06%和13.14%。不同绿肥还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与甲烷排放的相关性差异显著。甲烷排放与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特征的相关分析表明,甲烷累积排放量与土壤可溶性碳(DOC)(r=0.71)及mcrA基因(产甲烷菌)(r=0.71)呈显著相关关系,但与pmoA基因(甲烷氧化菌)相关性不显著。与Ry相比,Mv处理下甲烷八叠球菌科的乙酸型甲烷菌以及甲烷胞菌目和甲烷杆菌目的氢营养型甲烷菌的相对丰度更低,且分别与甲烷累积排放量显著相关(r=0.92,0.85,0.95)。绿肥与秸秆共同还田对GHG排放和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显著。紫云英和秸秆还田(NPK+Mv+S)与100%NPK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甲烷累积排放量,但NPK+Mv和CK之间差异不显著。DOC和速效磷含量(AP)与周年甲烷累积排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0.68)。甲基杆菌的存在和较多的乙酸还原菌(地杆菌)是NPK+Mv+S处理甲烷排放较低的关键原因。与CK相比,100%NPK、NPK+Mv和NPK+Mv+S处理水稻周年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1.3%、65.6%和73.8%。综上所述,紫云英-水稻-水稻(Mv)种植模式能通过调节产甲烷菌群落来降低甲烷排放,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并且紫云英与秸秆还田互作效应显著,有利于水稻增产与甲烷减排。因此,冬种紫云英还田可作为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提高、甲烷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本文对城市时空序列预测这一城市计算核心技术进行研究。由于城市时空序列大数据具有的非线性、高维度和时空关
经典名方是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拥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公元1911年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近年来,经典名方作为中医药研究的重点方向,国家中医
目的:严重创伤后皮肤创面延迟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建立皮肤创面愈合不同速率的干预标准,探讨皮肤创面延迟愈合的分子机制,我们研究了巨噬细胞分化在延迟愈合的慢性
氦气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因其化学惰性、低沸点、低密度的特性,不仅广泛应用在低温超导、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而且在核工业和航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应用。我国是贫氦国家,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官能团能够显著增强它们的亲脂性、代谢稳定性和邻位官能团的酸碱性。因此,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农药、医药和材料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物理、化学
目的:基于“吴门医派络病”理论,观察“益肾活络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血肌酐(Scr)、eGFR等的影响,评价其对CKD3期的疗效。方法:选
高速列车在全速运行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刺耳的噪声,将会使得乘客极度不适。不仅如此,强烈的振动还会降低高速列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高速列
个人叙事语篇是叙事主体对个人经历的回溯和记录,它高度情景性地还原叙事主体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心理体验与对发生事件的物理体验,接近口语体的特征使探讨个人叙事语篇更能真实
量子密码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Wiesner[1]提出的一个结合了物理学与密码学的交叉学科。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量子密码里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是未来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