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回归法分析血清骨保护素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OPG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量化的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来研究其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内影响OPG水平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本研究选择从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因胸痛入住空军总医院心内科及急诊内科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70例。按造影结果分为不同病变支数,详细记录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及相应生化指标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应用SAS软件(6.04版)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为以下2个部分:1.以Gensini评分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Gensini评分与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呈正相关(P<0.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01),即血清骨保护素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低。从本研究可见,血清骨保护素可作为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一个预测因子,而不是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2.以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血清OPG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01),与性别负相关(P<0.05)。冠脉病变支数越多,体质指数越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OPG水平越高。血清OPG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冠心病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血清OPG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OPG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体内受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结论:本实验在实验方法与评价指标上进行了创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OPG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提示血清OPG水平是冠脉病变狭窄的预测因子,而不能作为独立预测指标。本研究又分析了OPG在冠心病患者体内影响因素,发现病变支数、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和性别影响OPG的水平,进一步提示OPG是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而不是独立指标。
其他文献
教育制度的完善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全面的知识,也为社会未来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保障。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新课改的改进完善中,教学目标越来
一、关注民生,首先要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事物产生清晰认知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对以后的成长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小学阶段新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以实现小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小学教育的这个时期,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展开学习的最初时期,因此,老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
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炎症反应和表皮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免疫介导的皮肤病。目前普遍认为大量炎症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角质细胞和某些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研究已经证实LCE基因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并同时发现CLEC16A基因与银屑病
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寻求数学知识的结论或者数学问题的解答,这是数学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新课改教育理念和自己多年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初中数学过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联合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与单用NTG在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方法:气管内全麻下行择期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
背景和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尽管病毒感染与哮喘密切相关,但不能解释所有哮喘过程,细菌性鼻窦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致哮喘症状
本文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探讨有效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途径,即学习任务群设计.该方式可作为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学习任务设计应以认知、整合、思辨
本文对PLC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同时也介绍了PLC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certain outline to the PLC, also introduced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