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是公民素质的基石,是人格素质的核心,而责任教育则是全民教育的重点,随着一系列青少年责任感立项课题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积累,责任教育逐渐走向完善,并成为很多教育家研究的重点。当代中学生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处在转变期,所以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是时代的需要,是他们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必要途径,而历史学科则担当了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所以从历史课程实施的角度谈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共六章,重点内容是第四、五章。文章第一、二、三章从当下的社会背景引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刻不容缓,并且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课程实施的概念进行界定,根据概念的内容,浅谈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现状以及弱化原因,同时就历史学科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浅谈了历史课程实施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联系,为彼此达到一定的效果做出了铺垫。第四章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主要谈历史课程实施中,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从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高,中学生感恩教育、人格魅力、良好习惯的培养、国情教育和隐性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是本课题的点睛之处,主要是对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经验总结与反思,本章主要结合笔者在教学实习过程中的学习,首先对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学生所达到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做出总结与提出反思;其次对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并且提出了更多例如:角色扮演、观看影视、模拟游戏等等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后对历史教材内容如何加工与处理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探究。以上为本课题的重点内容简介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