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虽然是2009年新增加的一个罪名,但是时至今日此罪名仍然有研究其价值和意义。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这时候更不应该对腐败行为有丝毫的放松,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所打败。腐败行为是关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共产党的生死存亡。此时研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更有意义。这一罪名的设立,为我国建成一套反腐败体系更近了一步,当然此罪初次在司法实践中被应用时一定会碰到很多问题,这就使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研究具有价值。本篇论文根据刑法学的基础理论并结合了司法工作人员在实践中遇到过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实质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以便给司法工作者一个理论上的借鉴意义。我国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单独作为一个罪名也是与2003年我国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际法的原则就是条约必须遵守,当然我国也需要同世界各国一起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增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影响力交易罪的一种积极回应。本篇论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行为主体、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益、本罪的贿赂范围,以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其相关罪名的界定。着重解决了范围主体应扩大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含义,以及贿赂范围的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应区别开,分析了如何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其他相关罪名和行为的界限。
其他文献
减刑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是对犯罪分子减轻原判刑罚的一项法律奖励措施,以激励犯罪分子有良好表现,早日回归社会的一种行刑制度。减刑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刑
自主创新政策,是我国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核心战略,其对我国的发展和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自主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却遇到了来自国外的巨大的舆论
曾经轰动全国的“李丽云案”已经过去六年的时间了,对此案的司法裁判也早已尘埃落定,但在随后的几年中,接连发生的几起相类似的案件,说明隐藏在此案背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新颁
高校德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体文化现状的支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研究了文化及其现状的概念,并在这一部分着重论述了文化现状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文化现状的四个基本特征,即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