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丙氨酸掺杂下KDP溶液稳定性及晶体生长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pei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二氢钾(KH2PO4,KDP)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和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光学均匀性好,可实现激光二倍频、三倍频和四倍频转换,而且易于人工生长,故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变频、电光调制以及光快速开关等领域,也是惯性约束核聚变的首选激光材料。由于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发展对KDP晶体在质量、尺寸、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快速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KDP晶体就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有研究表明掺杂L-丙氨酸能够提高KDP晶体的光学质量,但是L-丙氨酸掺杂对KDP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开展掺杂不同浓度的L-丙氨酸时KDP溶液稳定性和晶体生长实验,分析了L-丙氨酸掺杂对KDP晶体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掺杂条件下较大尺寸KDP晶体生长实验。主要内容为:①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掺杂浓度下KDP的溶解度曲线、生长溶液的亚稳区和成核诱导期。发现随着掺杂浓度增大,KDP的溶解度轻微减小,生长溶液的亚稳区变宽,诱导期变长,溶液的稳定性明显变好。②结合经典成核理论分析发现,当溶液过饱和比S≥1.3时,均匀成核起主导作用;而S≤1.25时,非均匀成核起主导作用。计算出了不同掺杂浓度下均匀成核时的固-液界面张力、临界成核功、临界晶核半径和成核速率等热、动力学参数,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掺杂L-丙氨酸后KDP溶液稳定性变好的原因。③通过实验测定了35℃无搅拌时不同掺杂浓度和过饱和度下KDP晶体各面的法向生长速度。发现随着L-丙氨酸掺杂浓度增大,KDP晶体各面的生长速度不断减小。结合结晶生长动力学理论计算出了KDP晶体(100)面的台阶棱边能,发现随着掺杂浓度增大,其台阶棱边能也不断上升。同时采用AFM对不同过饱和度和不同掺杂浓度下晶体(100)面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原位实时扫描,发现当σ≥0.04时其生长以二维成核生长机制为主导,这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④采用降温法开展了较大尺寸KDP晶体生长实验,并生长出了分别掺杂0.1mol%EDTA和4mol%L-丙氨酸时的KDP晶体。发现掺杂EDTA时晶体柱面扩展速度明显快于掺杂L-丙氨酸时;而掺杂L-丙氨酸时生长出的晶体比较细长,柱面扩展速度明显低于锥面。实验结果还表明旋转半径、籽晶尺寸对晶体生长速度都有影响,随着旋转半径增大,溶质供给更加充分,晶体生长速度加快;籽晶越大,晶体生长速度越快。
其他文献
英文网页是国外消费者了解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窗口,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中国企业形象,对于消费者决策前信息搜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30家中国企业网站和30家英美企业网站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且已经趋向于成熟了,在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社
研究目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以脾虚证多见,鉴于脾虚证诊断标准的多样性,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查,初步建立慢性浅表
针对采用CMMI-DEV进行过程改进的组织在实施度量时常常存在的问题,结合目标驱动思想和PSM的特点,提出一种目标驱动的CMMI-DEV度量模型(Goal-Driven PSM模型),并建立基于该模
地震开始发生时,若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一旦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家住平房,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
目的: 观察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阴亏虚兼气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别是减少尿白蛋白的作用,并与单纯基础治疗组对照,进而探讨六味
在生态环境中,水是其中最活跃、最动感的因素,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之中,把水体景观、绿色植物、雕塑小品融人其中,好像感觉居住在大自然中一样,使人们放松心情,得到休息;居住环境中的
应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活事实,是一切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它是机体整个适应、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原引起的劣性应激会导致不
目的:1、探讨脾气虚证主要临床症状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和乙酰胆碱酯酶的相关性;2、探讨唾液淀粉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3、利用唾液淀粉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建立证候判别函数
目的:通过对72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或针灸疗法,研究穴位埋线疗法与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的差异。 方法:予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而不符合病例纳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