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重金属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其行为规律及确定相应的修复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研制的大型渗流槽,模拟地下水中Cr6+的迁移规律,为安装渗透性反应墙提供依据。利用实验室制作的新型壳聚糖材料在渗流槽中构筑5 cm厚的渗透性反应墙(PRB),观察在模拟情况下新型壳聚糖对地下水中的重金属Cr6+的去除能力。实验结果显示,Cr6+在渗流砂槽中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基本上属于对流扩散型。在渗流槽中增加PRB结构,反应墙内充填改性的壳聚糖材料,试验显示Cr6+的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滞后,且浓度有明显的降低,峰值下降了约70%,说明新型壳聚糖材料可以作为PRB反应墙的良好的填充材料。利用课题组研发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交联剂合成的新型交联壳聚糖材料,通过室内重金属Pb2+的静态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在没有采用“发泡”技术的新型壳聚糖实验中,壳聚糖与聚乙二醇的比例为1.1:1.5的PEG-CTS对Pb2-的去除率最大。静态等温非平衡吸附研究显示:1)PEG-CTS对Pb2-在20h后基本接近吸附饱和。2)溶液中的重金属Pb2+在0.5h后就已经快速吸附到吸附材料上,在5h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静态等温平衡吸附实验显示:交联壳聚糖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20℃,溶液的pH为7的条件下,PEG-CTS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是20.22 mg/g。为了提高壳聚糖的吸附重金属Pb2+的容量,在制作新型壳聚糖材料时采用了“发泡”技术,即在壳聚糖内部构成空穴,实验结果表明:其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20℃,溶液的pH为7的条件下,采用此种技术制作的两种壳聚糖材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114.94 mg/g和103.0928mg/g,并且与之前的吸附材料相比,在相同的条件下对Pb2+的去除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重复性良好。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研究显示:Pb2+模板材料重复利用4次后的平衡吸附容量没有下降,说明吸附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较好。